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从业绩突围到价值重估,方舟健客(6086.HK)中期答卷里的增长与潜力

2025-09-03 08:50:38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成功扭亏为盈斩获1250万元净利润,经调整净利润更同比增长16.8%至1760万元

近日,中国最大的线上慢病管理平台方舟健客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取得营收14.94亿元,同比增长12.9%。盈利端实现关键突破,不仅成功扭亏为盈斩获1250万元净利润,经调整净利润更同比增长16.8%至1760万元,交出一份兼具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的成绩单。

(数据来源:中期财报)

在AI与医疗深度融合的黄金窗口期,医疗服务的竞争本质实际上是数据飞轮的马拉松。

方舟健客这份业绩背后,正是5280万注册用户的持续信任。其中,34.4%的月活用户增速与85.4%的付费用户复购率,充分彰显出平台在慢病管理领域的深厚用户积淀,以及强劲的业务韧性。​

透过财报,可以发现方舟健客背后暗藏着两大被市场忽视的价值维度。这些尚未被充分定价的预期差,恰恰是制约其估值修复的关键所在。

AI+H2H生态护城河,熟人医患网络的隐形价值

方舟健客的核心竞争力,植根于其不断完善的H2H(医院到家)智慧医疗新生态。

这种基于线下原生医患关系的服务网络,从患者首次面诊的信任原点出发,搭建起覆盖医患长期交互、慢病跟踪管理、社区健康交流、药品精准供应的全链路服务体系,形成了医疗服务领域少见的“信任闭环”。

这种模式的独特价值在数据中已清晰可见。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平台注册医生规模已达22.9万人,其中58.9%来自三级医院,38.5%具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高资质医生资源与熟人医患模式的结合,形成独特用户粘性,催生出85.4%的付费用户复购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充分印证信任背书对慢病管理这类高频刚需服务的决定性作用。

当然,高用户粘性的背后,是平台对服务体验的持续打磨。

通过升级优化APP及小程序的核心服务链路,平台逐步消除用户转化瓶颈,带动上半年的线上零售药店收入同比增长28.2%至8.64亿元。更关键的是,处方药占商品交易总额的81.7%,既反映出慢病患者对持续用药的刚性需求,也凸显平台在专业医疗服务领域的不可替代性。

而服务体验的提升则离不开药品供应体系的强力支撑。

截至2025年6月30日,平台已与超过1650家供应商、980多家制药企业建立合作,其中包括为诺和诺德、大冢制药、诺华及武田制药等领先制药企业落地多款创新药物,尤其在减重、代谢等细分领域精准填补市场空白。

21.6万个药品SKU中62%为处方药的结构,既保障了患者对治疗方案的多样化需求,又通过吸引更多药企合作形成正向循环。

可见,用户规模扩张带动合作资源富集,而更丰富的医疗资源又进一步提升用户留存,这种生态飞轮效应正是方舟健客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政策+需求+AI赋能,被低估的业务潜能

生态壁垒之外,政策红利、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三重共振,构成了方舟健客另一重被低估的价值增长极。

首先,政策层面的持续加码为行业发展扫清了障碍。

例如,今年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明确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列为医药行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并通过细化应用场景、完善配套措施,为AI医疗的商业化落地提供清晰路径。

这种顶层设计的支持,使得像方舟健客这样深耕数智化慢病管理的平台,能够在合规框架内加速创新实践,政策红利向业绩转化的通道正持续畅通。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

其次,市场需求的爆发则为方舟健客的业务增长提供底层支撑。

《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指出,截至2024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3.1亿,占总人口的22%。随着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持续攀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对“随时可及、长期跟踪”的慢病管理服务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而方舟健客的线上服务模式恰好精准匹配这一痛点,其业务增长本质上是对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的合理释放。

最后,技术渗透的深化进一步放大AI医疗服务效能。

亿欧智库数据显示,近六年来人工智能医学指南数量持续增长,医疗行业对AI技术的认知与规范化应用需求已进入新阶段。尤为关键的是,当前近半数一、二级医生已使用过AI-CDSS软件,意味着医疗体系对智能工具的接受度显著提升,为技术落地奠定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方舟健客积极推进“AI+慢病管理”战略,构建出一个促进医生效率持续提升、对患者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创新业务模式。

譬如,上半年公司部署的AI电子病历智能体、预问诊智能体等解决方案,实现7×24小时不间断的智能预问诊及医疗记录调阅及建立,提升诊疗效率;AI导诊智能体、AI医生助理等工具则从医患两端同时发力,优化服务匹配精度。

而在供应链端,AI赋能的“方舟优采”系统通过动态库存调整、智能订单监控,将存货周转期稳定在25.7天的高效水平,实现服务质量与运营成本的平衡。

这些AI技术应用的价值不应仅以当前业绩衡量。当政策为创新护航、需求为市场扩容、技术为效率赋能形成合力时,方舟健客正在构建的,是一套能够持续消化行业红利的能力体系。

结语

尽管业绩与生态优势凸显,方舟健客当前的市值仍与其发展潜力存在明显落差。港股上市一年来,公司股价基本维持在发行价附近,约52亿元的市值水平,尚未充分反映其在慢病管理领域的头部地位。​

这种估值错位的核心,在于市场对其生态价值的认知滞后。

熟人医患模式构建的AI+H2H生态护城河,叠加“AI+慢病管理”战略的持续深化,正在通过盈利质量提升等持续优化的财务指标显现价值,为长期增长蓄力。​

(数据来源:富途)

值得关注的是,专业投资机构已开始捕捉这一价值洼地。

6月底,华夏、招商等头部公募基金在兑现创新药筹码的同时,纷纷加大对AI医疗标的的配置力度。正如华安医药生物基金桑翔宇所言,AI医疗能通过诊疗数据实现商业变现、达成降本增效,有望成为年度投资主线。

不可否认,当前或许正是捕捉方舟健客这家被低估的医疗生态平台长期价值的最佳窗口期。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