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9.3)港药震荡攀升,可T+0交易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大涨2.23%,成交额快速突破10亿元,资金已连续第32天净流入(7/22-9/3),昨日大举净流入超4.4亿元!截至9月2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最新规模超206亿元创历史新高,规模和流动性持续领跑!
截至10:05,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飘红:石药集团、康希诺生物、联邦制药涨超5%,中国生物制药、诺诚健华涨超4%,三生制药涨超2%。
注:成分股仅做展示,不作为个股推介
会议方面,据官网披露,世界肺癌大会(WCLC)将于2025年9月6日-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中国药企将在会议上展示一系列创新的研究成果。
【创新药出海交易“量价齐升”,中国已成MNC“扫货”热土】
中邮证券指出,创新药BD出海交易“量价齐升”,25H1表现亮眼。2024年中国医药BD交易总额为640.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主要贡献为出海交易共577.5已美元,其中首付款50.7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据CNBC数据2025年上半年单笔交易首付款超过5000万美元的比例达到42%,明显高于2024年时的27%,较过往有显著的提升。
中国创新药资产储备丰富+临床研发效率高+产业链优势,出海BD仍有望加速。过去的十年在政策引导下,创新药企快速崛起。据动脉网,中国原研创新药累计数量已达3575个,位居全球首位;创新药企数量超过1200家,在研管线数量超过7000项,跃居全球第二;医药相关文献数量也稳步上升,全球占比达到25%,仅次于美国。中邮证券认为,出海BD在25H1的爆发不会是昙花一现,而是产业趋势长期逻辑的兑现前奏。
来源:中邮证券20250902《医药2025中报总结》
【机构:创新药迎来收获期】
国金证券点评医药中报认为:1)药品板块,整体业绩稳健,增长动能从仿制药向创新药切换。2)Pharma业绩分化,创新转型及产品具有高壁垒属性的头部Pharma业绩表现更佳。3)Biotech仍处于快速放量期,盈亏平衡点渐近。22家代表性Biotech2025H1累计营收(含里程碑收入)同比增速仍近30%。当前,国内创新药企临床管线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医保政策及商保对创新药加速倾斜,国内多家创新药企有望持续步入业绩收获期。
国金证券认为,Biotech产品收入快速放量得益于以下几点催化:
1)出海:百济神州25H1产品收入173.6亿元,其中百悦泽收入125.3亿元,而其在美国销售额89.6亿元(+52%)、欧洲销售额19.2亿元(+81%),海外的强劲增长拉动业绩快速放量。
2)疗效优势及支付端倾斜:第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较一代吉非替尼显著延长NSCLC患者PFS,进入医保后快速放量,2025H1快速放量拉动业绩增长,总产品收入增速达51。
3)独家适应症:诺诚健华核心产品奥布替尼作为国内首个且唯一获批针对复发或难治性MZL适应症的BTK抑制剂,25H1收入6.39亿元(+53%),独家产品优势明显。
(来源:国金证券20250901《制药板块中报总结》)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是弹性更高的创新药,截至7月末,2025年内涨幅超109%,港股医药类指数领先!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A类:021030;C类: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该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2020-2024)的涨幅分别为88.80%、-21.59%、-25.60%、-22.80%、-10.5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