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日本微策略”之称的上市公司Metaplanet,在过去一年因大举购入比特币而声名大噪,从旅宿业者转型为数字资产储备企业,甚至一度被纳入富时日本指数。2024年上半年其股价从350日圆飙升至1930日圆,成为日本加密概念股的代表。
不过,自6月中旬高点以来,该公司股价已跌幅超过56%,截至目前仅剩831日圆。其先前与总部位于美国的Evo Fund达成的权证行权融资结构——俗称的“比特币飞轮”——也因股价回落而运作受阻。原本的模式是:Evo以折价认购股票后套利差价,Metaplanet则用所得资金继续买入比特币,在市场上涨中形成“资金-股价-购币”的循环。然而如今该飞轮已近停滞,Evo缺乏行权动力,Metaplanet的买币能力大幅缩水,最新市值仅为其比特币资产价值的两倍,远低于高峰时的八倍。
为应对困局,Metaplanet已宣布将在9月暂停Evo的股票认购权行使,并考虑发行最多5.55亿股优先股,积极拓展海外投资者以补充资本。
Strategy信心动摇:优先股反应冷淡、低价发普通股引发争议
在美国市场,Metaplanet的“老大哥”——比特币财务策略始祖Strategy亦面临类似问题。该公司8月以来股价下挫约15%,并在优先股发行表现不佳的情况下,于近期违背先前承诺,发行875,301股普通股,引发市场质疑。
根据Strategy先前公开声明,除非是用来偿还债息或支付优先股股息,公司不会在mNAV溢价低于2.5倍的情况下发行新股。如今在比特币仍处于调整期、股价未大幅溢价之际强行增发,被认为是稀释现有股东权益的举动,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随着越来越多数字资产财务公司(DAT)崛起,市场对以太币(ETH)、Solana(SOL)等更高效或具收益潜力的资产关注度上升,Strategy以比特币为核心的资产模型是否还能继续吸引资金,正面临重大考验。
迷因金融接棒?Wall Street Pepe挑战传统资本游戏规则
在主流比特币财务模式失灵的背景下,一种新的叙事正在崛起——迷因金融(Meme Finance)。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就是Wall Street Pepe($WEPE)。
Wall Street Pepe是一款诞生于以太坊生态的迷因币,其视觉风格结合了Pepe the Frog与华尔街文化的经典符号,象征“散户对抗鲸鱼”的金融反叛精神。项目完全去中心化发行,无预挖、无VC、无机构配额,由社群主导,强调公平性与话语权重建。
不仅如此,WEPE的路线图远不止于迷因。其团队正在推动NFT合作、游戏化互动机制与去中心化治理,使WEPE具备更强的文化延展性与应用潜力。比起Metaplanet和Strategy那种依赖传统金融工具“飞轮融资”的模式,WEPE更像是把金融叙事交还给小区与用户的实践版本。
目前,WEPE社群成长快速,吸引了大量Web3创作者、艺术家与加密内容制作者加入讨论。其在X平台上的话题热度与NFT交易量亦持续增长,成为2025年迷因板块中最受瞩目的代表之一。
新旧秩序交替下,资金走向何方?
过去两年,比特币飞轮策略一度主导了市场中“数字资产公司”的话语权。从MicroStrategy到Metaplanet,越来越多公司选择将股东资本转换为比特币储备,以“资产增值”换取股价提升。然而,这套逻辑在币价波动放缓、市场热度下降时显现出其脆弱性:当股价撑不起预期时,融资即中断,飞轮即熄火。
而WEPE等迷因金融的崛起,则代表着另一种可能性:在无须依赖机构背书与传统股本架构的情况下,由社群创造价值、由参与定义资本。这不仅重构了资本配置的方式,也让区块链与文化传播之间出现新的交集。
结论:从飞轮熄火到迷因加速,新资本叙事的试炼期已至
Metaplanet与Strategy的困境,标志着比特币飞轮时代的阶段性退潮。当市场流动性不再支持大规模融资买币时,这种策略的局限便开始显现。比起依赖溢价再融资的新股发行模式,市场正在寻找更具内生动力、去中心化、高交互的项目作为新周期的核心资产。
而Wall Street Pepe以其文化力量、技术基础与社群驱动特性,或许正站在“去中心化资本主义”浪潮的起点。比特币飞轮也许会重启,但这一次,节奏可能不再由华尔街决定。
免责声明
加密货币投资风险高,价格波动大,可能导致资金损失。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研究(DYOR)并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