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ta Markets 億匯每日新聞
美聯儲官員密集表態
美聯儲未來寬鬆信號漸顯
美聯儲官員表態頻繁,寬鬆傾向逐漸浮現
隨著9月FOMC會議臨近,美聯儲內部關於是否轉向寬鬆的辯論日趨活躍。近期,多位聯儲高層頻頻發表講話,為市場釋放政策調整的信號。聯儲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達支持降息的立場,強調有必要“未雨綢繆”,在就業市場惡化前主動應對風險。他指出,當前利率水準已顯偏緊,而經濟數據正暗示需求放緩。
與沃勒觀點相呼應的是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他在一篇署名文章中寫道,當前政策框架已略顯緊縮,適度放鬆可能更有助於維持經濟平衡。他建議年內適度下調利率幅度在25個基點左右,儘管並未設定具體時點。相比之下,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立場更為審慎。他承認利率存在回落空間,並指出“中性利率”或約為3%,暗示未來數年美聯儲可能逐步調整當前政策高度。但由於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存,他傾向於保持觀察態度,以免倉促應對引發副作用。
勞動力市場疲態初顯,政策轉向關鍵觸發點
近期就業數據持續弱化,引發了政策制定層面的關注。根據最新JOLTS報告,美國7月職位空缺降至718.1萬個,創年內新低,低於市場預期。企業招聘意願的回落成為市場焦點,也為美聯儲提供了政策調整的現實理由。
聖路易斯聯儲主席穆薩萊姆(Alberto Musalem)在公開演講中指出,若忽視就業市場潛在惡化的跡象,可能導致更深層次的經濟風險。他上調了對就業下行風險的評估,並提醒,美聯儲不僅肩負著通脹控制職責,同樣也必須履行“促進充分就業”的法定使命。沃勒的觀點更是直指核心:“勞動力市場的惡化往往來得迅速且劇烈,我們不能等到問題爆發才行動。”
通脹壓力複雜化,關稅因素仍是擾動來源
儘管就業因素成為政策討論的中心,但通脹走勢仍是決策框架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最新《褐皮書》調查顯示,美國多地企業正面臨關稅成本傳導問題。儘管部分企業嘗試將上漲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價格敏感性與市場競爭限制了這一過程的幅度。
卡什卡利指出,近期白宮提高多項進口關稅,在短期內或將推升輸入性通脹,但這種效應可能較為短暫。他強調,關鍵在於區分“臨時性價格擾動”與“結構性通脹壓力”。沃勒與穆薩萊姆也表達了類似看法,認為目前的價格上行多與政策衝擊相關,未必具有持續性。他們預計,到2026年下半年,通脹將逐步回落至美聯儲2%的目標區間。
未來政策節奏:數據驅動與靈活調整並行
在市場對9月降息預期升溫的背景下,美聯儲官員不斷強調“數據優先”原則。沃勒在發言中多次提到,不會遵循預設路徑,而是根據實際經濟走勢進行靈活調整。他預計,在未來3至6個月,美聯儲可能根據經濟變化,選擇是否繼續下調利率,但這並不意味著寬鬆週期的全面開啟。
鮑威爾主席也在傑克遜霍爾會議上指出,當前政策立場需根據經濟前景再平衡。儘管他沒有明確支持降息,但他強調“適時調整政策”以反映經濟變化,是聯儲職責所在。穆薩萊姆進一步指出,當前的政策水準仍具適應性,短期內無需激進轉向。
其他數據、會議及事件概覽
多位美聯儲高層近期密集發聲,沃勒與博斯蒂克主張適度降息,卡什卡利則持謹慎態度,反映政策取向逐漸轉向靈活。
勞動力市場疲軟跡象引發擔憂,職位空缺下降成為政策調整的重要參考。
通脹壓力依舊複雜,關稅擾動短期推升價格,但整體趨勢預計在2026年逐步回落至目標區間。
美聯儲強調數據驅動和靈活調整,鮑威爾表態維持政策適應性以應對經濟變化。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匯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美聯儲降息 #勞動力市場 #通脹與關稅 #政策靈活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