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A股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反弹势头,一扫前日阴霾,让不少此前看衰的投资者大跌眼镜。当天,沪指大幅上涨1.25%,重新站上3800点大关,而创业板指更是暴涨6.55%,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阳包阴”好戏。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创业板十年来首次在经历超过4%的大跌后,次日便实现反包,以往类似情景多出现在大牛市期间,尤其是2015年就发生了三次。
前一日,CPO(共封装光学)概念股集体重挫,相关基金跌幅惨重,诺德基金旗下两只产品跌幅超过11%,永赢高端制造也紧随其后,跌幅超过10%。当时,知名经济学家刘煜辉分析称,资金需要从算力芯片、达链、军工等热门板块中撤出,才能开启新一轮的行情。他认为,市场会在大跌中完成板块的转换,至于下一个主线是什么,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会先炒作重组、题材、小票等过渡一下。
然而,刘煜辉的预测并未完全应验。9月5日,CPO概念股全面反弹,新易盛暴涨12%,中际旭创涨幅也超过10%,天孚通信涨近8%。同时,光芯片、GPU、光刻机等板块也集体爆发,寒武纪大涨6.6%。不过,当天的市场焦点已经转移,储能、固态电池、光伏等锂电产业链成为新的领涨力量。动力电池指数、锂电负极指数、锂电电解液指数等纷纷涨超9%,储能指数、锂电池指数、光伏逆变器指数等也集体涨超8%。
在储能板块中,多只相关股票集体涨停,天宏锂电更是以30cm的涨幅领涨,贝瑞特涨19%,亿纬锂能涨17%,欣旺达涨16%,阳光电源也涨16%。随着储能产业板块的集体飙升,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先导智能=寒武纪,阳光电源=中际旭创,亿纬锂能=新易盛”的调侃,似乎预示着新的投资主线格局已经诞生。
光伏、储能板块的爆发背后,有三个核心逻辑:一是其他行业已经炒高,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二是光伏、储能板块一直处于估值低位,今年涨幅有限,行业迎来拐点;三是储能出海预期增强,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当然,这也与储能、光伏板块的业绩不断好转有关。
此外,政策面也传来利好。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印发了相关行动方案,提出了2025年至2026年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政策支持。
对于储能板块的未来,多家机构表示看好。中信证券认为,欧美需求高景气与产业供给优化、价格回升共振,储能行业迎来基本面拐点。华泰证券则表示,全球储能需求存在超预期可能,国内大储盈利模式逐步完善,欧洲可再生能源装机提升带来消纳问题,动态电价机制和部分国家出台的补贴政策将带动大储工商储高增长。方正证券也表示,美国市场受益于潜在降息,大储项目有望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