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大动作,我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迈出第一步。
8日午后,据工信部发布消息称,按照《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部署,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通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工信部表示,随着我国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商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将有利于形成适度竞争、良性互动的市场格局,推动卫星移动通信服务更易触达普通用户。同时,基础电信企业与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协同联动将更加紧密,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优化卫星通信市场准入,强化全链条监管与安全保障,促进我国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网络强国、航天强国、数字中国建设。
随着中国联通拿到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牌照,这也意味着我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迈出第一步。
在工信部消息发布后,嗅觉敏锐的资金蜂拥而至,A股卫星互联网概念直线拉升,中国卫星、三维通信等先后封住涨停,中国联通一度大涨近7%,截至收盘,中国联通报5.65元/股,上涨4.82%。
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明显提速
8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工信部表示,目前,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天地融合已成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卫星通信正在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卫星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发展,将促进卫星通信技术与5G/6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赋能,提供全域覆盖、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7月下旬以来,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明显提速。
从7月27日至8月17日,短短二十余天时间,中国星网GW星座已成功将五组低轨卫星送入太空,发射间隔从此前的1-2个月大幅缩短至3-5天,累计发射卫星数量也从7月之前的34颗大幅提升至目前的72颗。
国内券商机构分析表示,星网计划正进入密集发射阶段。美国媒体亦评论称:“这标志着中国在与SpaceX星链竞争的宏伟计划中又迈出关键一步。”
手机直连已经成为中美共振的发展方向
有券商指出,目前手机直连已经成为中美共振的发展方向。
其在研报中指出美国FCC授权SpaceX在美国使用T-Mobile移动通信公司的1910-1915MHz和1990-1995MHz通信频段向支持LTE标准的普通手机提供直连服务,允许SpaceX发射840颗支持手机直连的星链卫星,SpaceX的目标是7500颗二代星均实现手机直连。2025年6月,SpaceX宣布第一代DTC星座部署完成,天线约6平方米,已成功测试短信、视频通话等功能,计划2025年10月推出数据服务。AST计划采用更大的天线实现手机直连,BlueBird Block-1的天线尺寸为64平方米,Block-2的天线尺寸将达到200平方米,单星通信容量提高到10倍,AST已经与全球超过40家移动电信运营商签署合作协议。
我国在手机直连领域已实现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商用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完成国内首次NR-NTN低轨卫星实验室验证,国网(GW)、千帆(G60)两大星座未来有望提供手机直连相关服务,华为在Mate X6的发布会上宣布,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正在测试中,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启众测,华为、荣耀、小米、oppo等旗舰机型有望搭载卫星通信功能。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牌照的发放,意味着我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迈出第一步。但要实现像星链那样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仍需2~3年左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