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狂飙后,A股减持潮屡见不鲜。
不过,近期同花顺实控人、董事长易峥的减持计划引爆了市场舆论,其“让渡机会”的理由也让股民们看懵。
众人热议称,这语言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明晃晃的“高位接盘邀请函”,低吸高抛讲的如此高尚,说的好似是恩赐一般。
减持利空和市场情绪共振之下,昨天同花顺创下了半年新低。
公司股价盘中一度大跌超6%,收跌近5%,较上周五收盘市值损失近百亿。
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后,易峥提前终止了减持计划。
今天开盘,同花顺低开高走。截止发稿,股价涨超2%报350.76元,总市值1886亿元。
据同花顺最新公告,易峥拟减持的该部分股份系其于2022年4月28日,在行情持续走低、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的情况下,为稳定公司股价,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取得。
鉴于各种因素,易峥决定提前终止本次减持计划。股东杭州凯士顺科技有限公司的减持计划不变。
公告称,自2009年12月25日公司上市至今近16年,实际控制人易峥从未减持公司股份。
截至该公告披露日,本次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并决定提前终止。
本次提前终止减持计划不存在违反已披露的减持计划及相关承诺的情形,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目前,易峥持股仍为1.94亿股,占比36.13%。
回顾来看,同花顺于9月5日披露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易峥计划减持所持公司股份68.4万股,一致行动人杭州凯士顺科技有限公司同步减持69.91万股,两者合计减持138.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26%。
按当天收盘价计算,二者计划共同套现约5亿元,其中易峥拟套现约2.47亿元。
至于减持理由,易峥方面:一是“阶段性增持目标已圆满完成”,二是“让渡市场参与机会”;而凯士顺则是为了自身资金需要。
据悉,此次易峥减持计划的股票系其于2022年4月28日,在行情持续走低、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的情况下,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取得。
易峥共花费5009.90万元增持了公司68.4万股股份。按此计算,其增持的这部分股份已经赚了近2亿元。
今年来,同花顺股价整体表现平稳。
进入下半年涨势再起,不过近期有所回落。年初至今,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超20%。
再拉长时间线来看,自去年9月24日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220%。
期间,同花顺也从100元/股附近一路飙到今年8月的高点426.88元/股。
业绩来看,同花顺上半年营收近18亿、净利5亿 。
财报显示,同花顺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7.79亿元,较上同期的13.89亿元增长28%。
上半年净利为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3亿元增长38.29%;扣非后净利为4.8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44亿元增长40.64%。
其中,上半年广告及互联网推广服务收入6.4亿,同比增83%;增值电信服务收入为8.6亿元,同比增11.85%;来自软件销售及维护收入为1.11亿元,同比增7.66%。
公司业绩增长背后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
一方面,资本市场活跃度增加,A股牛市推动对金融信息服务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公司借力AI概念实现估值跃升。
去年“924”至今,A股逐步迈入慢牛行情,近期沪指创下近十年高点。
自去年9月行情低点至今,指数累计涨幅超40%。A股市场日成交金额由去年9月不足5000亿元,逐步升至近期的3万亿元左右。
中金指出,向前看,虽不排除短线波动风险,但中期指数上行趋势并未结束。
配置上,1)流动性预期好转,科创、赛道主题业绩具备中长期比较优势,关注具备产业逻辑相对扎实的行业,如通信设备、半导体、电子硬件、固态电池、创新药、国防军工、机器人等。
2)中国制造优势凸显,关注对非美经济体贸易增长且已布局海外产能的白色家电、工程机械和电网设备等。
3)资本市场情绪回暖提振金融业绩表现,关注保险、券商。
4)“反内卷”引导行业供给收缩,政策发力催化需求企稳预期,关注光伏等行业。
5)红利板块或存在分化,从优质现金流、波动率及分红确定性出发,布局电信、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