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思格新能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法国巴黎银行。这是公司继2025年2月21日首次递表后的再一次尝试,展示了其坚定的上市决心。
根据最新招股书数据,思格新能源展现出令人瞩目的财务表现。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达13.3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22.8倍,经调整净利润超1.5亿元。
2025年1-4月公司营业收入已达12.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增长超4亿元。
思格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在短短三年内实现了从初创企业到行业领导者的跨越式发展。公司核心产品为全球首创的思格光储充一体机(SigenStor)。该产品以90%的营收占比稳居核心增长引擎。
SigenStor是全球首款AI赋能的“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采用模块化、可堆叠产品设计,将光伏逆变器、直流充电模块、储能变流器(PCS)、储能电池和能源管理系统(EMS)无缝融合一体,是行业集成度最高的储能产品。
安全性能方面,SigenStor走在行业前沿,集成高温耐火绝缘垫、主动消防模块、气凝胶隔热垫、泄爆阀和温度传感器五重保护措施,为系统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
SigenStor在澳大利亚、爱尔兰、瑞典、荷兰、比利时等海外市场实现户用市场份额领先,创造了新品牌在发达国家市场从0到市场第1的最快速度。
根据招股书披露,欧洲、亚太(不含中国内地)及非洲是思格的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60%、19.7%和12.9%。
截至2025年4月30日,前三大市场占比为61.3%、23.3%和11.5%。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市场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87.8%及91.7%。
目前,公司与遍布6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99家分销商合作,建立了广泛的全球合作网络。思格新能源已成为欧洲、亚太、北美及非洲等主要市场领先分销商的首选品牌。
思格新能源通过AI技术赋能光储行业智能化进程。公司自研的mySigen App是业界最智能的能源管理平台之一,率先集成GPT-4o(境外)/通义千问(境内)模型,实现AI在能源领域的商业化落地。
思格云基于云原生架构打造,支持海量分布式能源硬件和使用场景的处理,具备高可拓展性。
思格云已与瑞典、荷兰、澳大利亚等世界多国领先的虚拟电厂(VPP)供应商完成对接,并支持自动获取超20个国家、60家电力公司的实时动态电价。
在海外多个国家,思格新能源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动态电价相结合为客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思格新能源的创始团队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董事长许映童曾在华为深耕23年,于2022年创立思格新能源。创始团队通过多重控股实体掌握49.28%控制权,总裁张先淼、技术骨干刘秦维等组成的“华为军团”,将通信领域的技术方法论移植到储能赛道。
截至当前,员工总人数超700人,来自储能、新能源汽车、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不同行业。公司注重技术创新,研发团队人数占比约50%,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超过60%。
产能方面,上海临港与江苏南通两大智能制造基地,撑起SigenStor系统的交付底气。公司储能电池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运行达88.3%,近乎满产的节奏下,年产能已突破1.8GWh。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欧洲、亚太及非洲等主要市场,思格新能源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市场布局,有望进一步扩大其全球影响力。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