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9日 13:17,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下跌0.17%。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中国海外发展领涨3.29%,华润置地上涨2.10%,中国平安上涨1.79%;中国石油股份领跌5.26%,统一企业中国下跌3.11%,兖煤澳大利亚下跌1.85%。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1.09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8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1周累计上涨0.74%。
流动性方面,港股红利ETF博时盘中换手2.54%,成交1.27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8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1月日均成交2.12亿元。
截至2025年9月9日 13:19,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下跌0.46%。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白银有色领涨5.84%,模塑科技上涨5.30%,顾家家居上涨3.98%;新华文轩领跌5.59%,捷佳伟创下跌3.30%,兆讯传媒下跌2.87%。全指现金流ETF基金(56383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1.13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8日,全指现金流ETF基金近1月累计上涨4.73%。
流动性方面,全指现金流ETF基金盘中换手2.33%,成交41.86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8日,全指现金流ETF基金近1年日均成交813.51万元。
【事件】
昨日红利板块表现不错,跑赢大盘,红利质量上涨1.77%、中证红利上涨0.77%、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上涨0.72%、中证现金流上涨0.65%、红利低波100上涨0.50%。
【机构解读】
1、为什么同属红利板块,不同红利指数的收益表现会有所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指数编制方案的不同。各指数在选样方法、加权方式及筛选维度上的侧重点不同,最终选出的成分股结构和行业分布也各有特色,从而直接影响指数的收益表现。
2、例如,红利质量指数在传统红利因子的基础上加入质量因子,其前三大权重行业为电子、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明显区别于传统红利指数偏重金融、能源等价值板块的特征,这也使得其在近期市场中表现相对更强。
3、中证红利指数则以银行、煤炭和交通运输为前三大行业,风格偏向稳健分红与低估值。与之较为接近的是红利低波100指数,但其行业分布更为分散,一定程度上平滑了单一行业波动带来的风险。
4、中证现金流指数则侧重企业自由现金流指标,前三大行业包括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和食品饮料,石油石化、电力设备及基础化工等行业也占较高权重。在近期业绩驱动为主的市场风格下,现金流充裕的企业表现突出,该指数也因此受益。
5、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则更聚焦港股高息资产,前三大行业为房地产、银行和煤炭,整体偏向顺周期属性。
关于下半年红利板块的内部选择,可关注两大方向:
一是寻找具备顺周期属性、后续基本面有望企稳回升的方向,如油气、煤炭、白酒、空调、乳品、非运动服饰、冰洗。
二是寻找尚未被填平的港股“红利洼地”,如港股保险、火电、建筑等。
【相关产品】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场外联接(博时恒生高股息ETF发起式联接A:014519;博时恒生高股息ETF发起式联接C:014520):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当前股息率为5.71%。前五大行业分别为房地产(17.6%)、银行(15.3%)、煤炭(10.8%)、交通运输(8.7%)、石油石化(6.9%)。
全指现金流ETF基金(563830):跟踪中证现金流指数,当前股息率为3.77%。前五大行业分别为有色金属(16.9%)、交通运输(12.7%)、食品饮料(10.9%)、石油石化(8.7%)、电力设备(8.5%)。
规模方面,港股红利ETF博时最新规模达49.53亿元,创近1年新高。
资金流入方面,港股红利ETF博时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2.20亿元。
港股红利ETF博时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旨在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的香港上市且拥有高股息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兖矿能源、恒隆地产、中国宏桥、中国石油股份、信义玻璃、恒基地产、海丰国际、电讯盈科、中煤能源、建发国际集团,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9.87%。
全指现金流ETF基金紧密跟踪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选取100只自由现金流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现金流创造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国海油、五粮液、中远海控、洛阳钼业、格力电器、牧原股份、中国铝业、陕西煤业、正泰电器、泸州老窖,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03%。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