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arna Group plc(KLAR)$ 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计划发行34,311,274股普通股(其中公司发行5,555,556股,老股东出售28,755,718股),预计发行价区间为35-37美元,目标募资最高12.7亿美元,联席主承销商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花旗集团(Citigroup)等。
Klarna估值曾于2021年达456亿美元峰值,但2022年因市场波动跌至67亿美元。此次IPO估值140亿美元,反映市场对其复苏的谨慎乐观
公司是全球知名的买现在付以后(BNPL)金融科技公司,由Sebastian Siemiatkowski于2005年创立,致力于重塑消费者支出和储蓄方式,提供无缝支付、购物洞察和银行服务,构建下一代商业网络。 根据公司报告,按2024年数据,公司服务约111百万活跃消费者和超过790,000商户,覆盖26个国家,受益于BNPL市场(预计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15%)的增长,并在欧美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公司受益于消费者信贷和支付市场的扩张,已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运营。自2005年起便通过创新BNPL抢占先发优势,凭借AI和数据驱动创新,将信用损失率从2022年的0.66%降至2024年的0.47%。公司将创新扩展到广告、订阅和储蓄等领域,2024年广告收入达1.8亿美元。
公司提供覆盖支付和金融多种场景的全面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1)Pay in Full:即时结算交易的核心支付服务;(2) Pay Later:允许消费者现在购买,后付全额或分期,2024年99%交易免息;(3) Fair Financing:提供3-48个月的长期分期付款,通常少于6个月;及(4)其他产品(主要包括Klarna App用于跟踪和预算、Klarna Card用于线上线下灵活支付、购物浏览器扩展、广告解决方案如赞助搜索和附属程序、Klarna Plus订阅服务,以及储蓄账户持有95亿美元消费者资金)。 Pay in Full:公司的基础产品,支持无缝结账。公司是中国首个实现某些BNPL创新的供应商(注:公司主要在欧美运营,但全球影响力强)。Pay Later和Fair Financing:公司于近年扩展,支持消费者灵活支付,并在2024年起引入Klarna余额功能。公司正在率先开发AI驱动的购物助理和客服聊天机器人,预计2025年产生更多收入,目前已进入验证阶段,并从领先合作伙伴获取认证。
业绩方面,Klarna的营收持续增长但面临盈利挑战:
营收趋势: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19.04亿美元、22.76亿美元、28.11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5.24亿美元
盈利情况:2022年、2023年、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10.35亿美元、2.44亿美元、2100万美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52亿美元。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信贷拨备增加以及市场扩张成本上升
Figure Technology Solutions Inc.在8月首次向SEC递交S-1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计划发行26,315,789股A类普通股(其中公司发行21,461,085股,老股东发行4,854,704股),预计发行价区间为18-20美元,目标募资最高5.26亿美元,联席主承销商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杰富瑞(Jefferies)、美国银行证券(BofA Securities)、Societe Generale、Keefe, Bruyette & Woods、Mizuho等。
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区块链金融科技公司,由Mike Cagney于2018年创立,致力于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资本市场未来,提供消费者信贷、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市场的垂直集成平台。 根据公司报告,按2024年数据,公司是非银行HELOC(房屋净值信贷额度)贷款领域的领导者,市场份额位居第一(Home Equity Lending News),并在代币化私人信贷领域占据75%的份额(截至2025年8月1日)。公司受益于消费者信贷市场(2万亿美元规模)和加密数字资产市场(4万亿美元规模)的增长,已在美国多个州获得贷款执照,并在全球运营。自2018年起便通过区块链技术抢占先发优势,凭借自动化和AI创新,将贷款资金发放时间缩短至中位数10天(行业平均42天)。公司将创新扩展到贷款交易、数字资产交换和稳定币等领域。
公司提供覆盖消费者信贷和数字资产多种场景的全面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1)房屋净值信贷额度(HELOC):公司的核心产品,支持房屋净值贷款和数字资产担保个人贷款,使用自动化 underwriting 和远程在线公证;(2) Figure Connect:电子贷款交易市场,于2024年6月推出,支持贷款买卖;(3) Figure Exchange:数字资产交易所,于2024年3月推出,支持加密交易;及(4)其他产品(主要包括YLDS利息稳定币,于2025年2月推出;Democratized Prime,于2025年6月推出;贷款 origination 系统LOS;DART 登记册,使用Provenance Blockchain)。 HELOC:公司的旗舰产品,是非存款机构中领先的HELOC originator,提供白标和自有品牌服务。公司正在率先开发作为证券的利息稳定币,预计2025年获得美国监管批准,目前已进入验证阶段,并从领先合作伙伴获取认证。
业绩方面,在过去的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6个月,公司营收分别为2.10亿美元、3.41亿美元、1.91亿美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48亿美元、0.17亿美元、0.29亿美元。
8月15日, $Gemini Space Station, Inc.(GEMI)$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S-1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Nasdaq Global Select Market)上市,计划发行16,666,667股A类普通股,预计发行价区间为17-19美元,目标募资最高3.167亿美元,联席主承销商包括高盛、Citigroup、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等。
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加密货币交易所,由Cameron和Tyler Winklevoss于2014年创立,致力于成为传统金融系统与新兴加密经济之间的可信桥梁,提供个人和机构用户访问去中心化未来的途径。 根据公司报告,按2024年加密市场总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计算,公司受益于加密经济的增长,在2024年现货和期货交易量分别超过18万亿美元和53万亿美元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公司强调安全、监管和合规,已在美国50个州获得货币传输许可证,并在60多个国家运营,服务约54.9万月度交易用户(MTUs)和1万家机构。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平台资产总额超过210亿美元,终身交易量超过2850亿美元。 凭借早期采用和创新,公司自2014年起便通过高安全性和合规性抢占先发优势,并将创新扩展到稳定币、信用卡和NFT等领域。
公司提供覆盖加密经济多种场景的全面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1)核心交易所:用于买卖、存储加密资产,支持比特币、以太币和稳定币等;(2)衍生品交易所、Staking服务和场外交易(OTC)柜台;(3)机构级托管服务,通过Gemini Trust(纽约有限目的信托公司)提供;及(4)其他产品(主要包括NYDFS监管的稳定币GUSD、Gemini Credit Card®信用卡用于赚取加密奖励,以及Nifty Gateway Studio® Web3工作室用于NFT生产)。 核心交易所:公司的旗舰产品,自2014年推出,是零售用户进入加密市场的首要入口,提供用户友好和安全的体验。公司是中国首个实现某些加密创新的供应商(注:公司主要在美国运营,但全球影响力强)。衍生品和Staking:公司于近年推出,支持机构投资者进行高级交易,并在2021年起扩展到国际市场。托管服务:Gemini Trust是公司核心创新之一,提供冷存储和保险保护,目前管理大量机构资产。公司正在率先开发更多Web3功能,预计2025年产生相关收入,目前已进入验证阶段,并从领先的合作伙伴获取认证。
业绩方面,在过去的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6个月,公司营收分别为9810万美元、1.422亿美元、6860万美元,收入结构依赖:交易手续费占总收入的65.5%,但因机构交易占比升至87%(费率仅0.02-0.03%,远低于零售用户的1-1.3%),导致综合费率从0.31%降至0.18%,规模增长未能抵消费率下行压力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197亿美元、-1.585亿美元、-2.825亿美元。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高额薪酬支出、合规成本投入及交易手续费率下行 Gemini的IPO是加密货币合规交易所迈向公开市场的重要试验,其投资价值在于:
优势:合规牌照与信托资质构成壁垒,机构服务与多元化产品(如GUSD、NFT平台Nifty Gateway)提供差异化潜力。
风险:短期亏损扩大、治理结构集中(双重股权)、诉讼尾部风险及行业竞争白热化需高度关注。
9月12日,美国公共交通服务平台 $Via Transportation, Inc.(VIA)$ 计划于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股票代码为"VIA"。此次IPO由高盛、摩根士丹利、Allen & Company LLC和富国证券担任主承销商,拟发行1070万股股票,发行价格区间定为每股40-44美元,目标募资额最高达4.71亿美元,公司估值预计为35亿美元。
Via Transportation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是专注于公共交通技术服务的领先企业,为政府机构及运营商提供交通规划、调度、合规管理及数据分析等解决方案,服务范围覆盖微交通、校车运输及辅助交通等领域。截至2025年6月,公司业务已拓展至全球30多个国家,拥有689家客户,其中北美市场贡献约70%收入,欧洲市场贡献约30%,客户主要为政府机构(占收入90%以上)。公司认为其市场渗透率仅约1%,可触及市场规模高达5450亿美元。
公司提供覆盖公共交通全链条的多元化技术产品与服务,主要包括:
(1) 交通规划与调度平台:通过动态路由算法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替代传统固定路线系统;
(2) 合规管理与数据分析工具:帮助机构满足监管要求并实现运营数据可视化;
(3) 乘客订票与支付系统:支持移动端预订及无缝支付体验;
(4) 附加服务:包括车队采购支持与呼叫中心解决方案。
业绩方面,Via Transportation营收持续增长但尚未实现盈利:
营收趋势: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2.49亿美元、3.38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
盈利情况:2023年、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1.17亿美元、9055万美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3754万美元(同比收窄),亏损收窄主要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及成本控制
9月10日,建筑系统服务商 $Legence Corp.(LGN)$ 开始招股,计划于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LGN”。此次IPO由高盛、杰富瑞、美银证券、巴克莱、摩根士丹利等18家投行担任联合账簿管理人,拟发行2600万股股票,发行价格区间定为每股25-29美元,目标募资额最高达7.54亿美元,公司估值预计为27-29.5亿美元(按中间价27美元计算)。估值对比:发行价对应P/S倍数1.2-1.4倍,低于工业服务同行Comfort Systems USA(P/S 1.8倍),但高于Aecom(P/S 0.7倍),反映市场对其数据中心增长潜力的溢价。
Legence成立于1963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是黑石集团(Blackstone)旗下的工程与维护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为高技术建筑提供关键任务系统服务,涵盖暖通空调(HVAC)、工艺管道、机械电气系统等领域。公司聚焦科技、生命科学、医疗保健和教育等高增长行业,客户群体中超过60%为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且截至2025年6月,其订单积压中40%来自数据中心项目,深度受益于AI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Legence的核心业务包括复杂建筑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及维护,提供以下主要产品与服务:1.暖通空调(HVAC)系统:服务于数据中心、实验室等对温控要求极高的场景。2.工艺管道与机械电气系统:应用于生命科学、医疗设施的洁净环境建设。3.能源效率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工具(如AI驱动的能耗优化系统)为客户平均节能15%-20%,客户续约率达85%。4.全链条整合服务:黑石入主后通过收购28家地区工程商(如A.O. Reed、OCI Associates),形成设计-建造-运维一体化能力。
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1.合规壁垒:获得纽约州金融服务署(NYDFS)信托牌照,符合多国环保与建筑标准。2.ESG概念赋能:业务契合全球减碳趋势,受益于美国《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的6600亿美元清洁能源投资。3.稀缺性:全球工程服务市场规模达1.8万亿美元(CAGR 5.96%),Legence是少数覆盖数据中心全周期服务的供应商。
业绩方面,Legence营收持续增长,但受收购整合成本影响尚未盈利。:2024年营收21亿美元(同比增长30%);2025年上半年营收11亿美元(同比增长11.2%)。截至2025年6月,未完成订单及已签署合同金额达28亿美元(同比增长29%),为未来收入提供高确定性。
同时亏损扩大,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650万美元(同比扩大201%),主因是收购整合支出及研发投入增加。
8月18日, $Black Rock Coffee Bar, Inc.(BRCB)$ 向SEC递交S-1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Nasdaq Global Market)上市,计划发行1470万股A类普通股,预计发行价区间为16.00美元至18.00美元,目标募资最高2.65亿美元,联席主承销商包括J.P. Morgan、Jefferies、Morgan Stanley、Baird、Stifel、William Blair、Raymond James。
公司是美国知名的精品咖啡连锁店,由Daniel Brand和Jeff Hernandez于2008年在俄勒冈州比弗顿创立,致力于提供以客人为中心的高端咖啡体验,聚焦于连接、咖啡因和社区,经营驱动式咖啡吧。 根据公司报告,按2024年数据,公司是美国收入增长最快的饮料公司之一,也是收入最大的全自营咖啡零售商,受益于咖啡市场(预计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约6%)的增长,门店覆盖太平洋西北部至德克萨斯等七个州。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58家门店,比2020年底的71家大幅增长。自2008年起便通过优质咖啡和创新抢占先发优势,凭借以人为本的文化、数字化平台和忠诚度计划,将创新扩展到菜单创新、社区参与和可扩展基础设施等领域。公司计划2025年开设约30家新店,长期目标到2035年达到1000家门店。
公司提供覆盖多种咖啡和餐饮场景的全面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1)高端咖啡饮料:核心产品,包括Nitro Cold Brew、Caramel Blondie、Americano和可定制拿铁,使用小批量烘焙的阿拉比卡咖啡豆;(2)专有能量饮料:Iced和Frozen Fuel能量饮料系列;(3)全天早餐平台:早餐卷饼、香肠切达三明治,并计划推出蛋咬;及(4)其他产品(主要包括K-Cup胶囊、冷萃咖啡袋、烘焙豆、区域烘焙食品、含糖/咖啡因/乳制品饮料、无咖啡因/低糖/无糖选项)。 高端咖啡饮料:公司的旗舰产品,强调季节性营销和咖啡创新。公司正在率先开发技术增强的忠诚度和数字订购功能,预计2025年产生更多收入,目前已进入验证阶段,并从领先合作伙伴获取认证。
业绩方面,在过去的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6个月,公司营收分别为1.33亿、1.61亿、0.95亿美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未指定、-0.07亿、-0.0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