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高德扫街榜横空出世:阿里深度开掘“到店”场景,筑牢本地生活百万亿赛道护城河

2025-09-10 15:20:37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随着居民消费升级与数字化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已崛起为规模超百万亿的黄金赛道。在这片蓝海市场中,“到家”与“到店”两大场景的全面覆盖,成为各大平台竞争的核心焦点。作为行业巨头,阿里巴巴集团也正通过一系列精准动作加速布局:今年4月

随着居民消费升级与数字化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已崛起为规模超百万亿的黄金赛道。在这片蓝海市场中,“到家”与“到店”两大场景的全面覆盖,成为各大平台竞争的核心焦点。作为行业巨头,阿里巴巴集团也正通过一系列精准动作加速布局:今年4月底,淘宝闪购正式上线,凭借1.2亿订单峰值的亮眼成绩,彰显了阿里在“到家”场景的强劲野心;而在9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的关键节点,曾保密3个月的神秘项目——“高德扫街榜”重磅亮相,通过在高德App首页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真实行为的榜单产品,精准切入“到店”场景。这一举措不仅补全了阿里本地生活服务的场景拼图,更让高德成为阿里体系内又一超级入口,进一步完善了其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战略布局。

高德扫街榜:以“真实+闭环”破局,让好店脱颖而出

作为阿里补位“到店”场景的核心抓手,“高德扫街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推荐榜单,而是依托高德导航场景与阿里生态优势,打造的“行为+信用”双驱动服务载体。从本质来看,这是高德在8月全面AI化后,基于自身国民级App属性推出的关键落子——目前高德稳居中国地图类应用榜首,拥有1.7亿每日活跃用户(DAU),每天承接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日均推荐生活服务类点位超6300万个,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庞大的用户基数与场景数据,为扫街榜的落地提供了坚实根基。

在核心竞争力上,“真实可信”与“场景闭环”是扫街榜的两大亮点。一方面,为破解常规榜单“刷分注水”的行业痛点,扫街榜创新纳入用户真实行动指标,通过计算“是否到店消费”“是否为回头客”“是否专程前往”等导航行为数据,生成多维度分类榜单——例如体现远距离专程前往的“轮胎磨损榜”、反映复购率的“回头客榜”,以及本地人爱去榜、城市特色体验榜等,所有分类均按动态数据每日更新。同时,在获得用户授权后,扫街榜引入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结合用户信用等级为评价加权,并借助AI风控过滤虚假评价,从根源上杜绝“刷榜”可能,真正让认真经营的小店、好店被更多人看见。

另一方面,扫街榜还打破了用户“多App跳转”的使用壁垒。以往用户需在点评类App选店、地图App导航、打车App出行间反复切换,操作繁琐;如今通过高德扫街榜,用户可在地图App内一站式完成“发现优质店铺—导航到店—打车/预订服务”全流程,实现“到店”场景的服务闭环,极大降低决策与使用成本,这也成为高德吸引用户留存、提升“到店”转化的关键优势。此外,高德地图CEO郭宁明确表示“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将“真实反映用户选择”作为核心目标,这一承诺进一步强化了榜单的可信度,为阿里“到店”场景的用户信任体系筑牢了根基。

阿里本地生活战略:“到家+到店”双轮驱动,构建生态闭环

从整体布局来看,阿里的本地生活服务已形成“到家”与“到店”协同发力的生态矩阵。在“到家”场景中,除了淘宝闪购这一新兴力量,饿了么作为阿里旗下核心本地生活平台,早已覆盖餐饮外卖、生鲜零售、医药健康等多元“到家”服务,凭借庞大的商户资源与成熟的配送网络,在美团占据主导的外卖市场中稳居重要份额;而淘鲜达、盒马鲜生则聚焦生鲜食材“到家”,通过前置仓与门店配送结合的模式,精准满足用户即时性消费需求,进一步夯实了阿里在“到家”场景的优势。

此次“高德扫街榜”的推出,标志着阿里正式将“到店”场景纳入核心战略布局。高德凭借导航这一高频刚需场景,将“到店”服务从餐饮拓展至景点、住宿、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与饿了么、淘宝闪购形成“到店+到家”的互补格局——用户既可以通过扫街榜发现线下店铺并到店消费,也能通过饿了么点外卖、淘宝闪购买商品,实现“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无缝衔接,阿里本地生活服务的生态闭环由此进一步完善。

本地生活“三国杀”白热化:百万亿市场成巨头必争之地

根据行业数据,2024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已突破35万亿元,其中“到店”相关服务(含餐饮、旅游、休闲娱乐等)占比超60%,市场规模超21万亿元;“到家”服务(外卖、即时零售等)规模也突破14万亿元,且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速。从用户需求来看,消费者对“便捷化”“品质化”“一体化”的本地生活服务需求日益强烈,无论是“足不出户买万物”的“到家”需求,还是“精准发现好店”的“到店”需求,都在持续释放,这也让本地生活赛道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

目前,这一领域已形成美团、抖音与阿里的“三国杀”格局,三者凭借不同优势构建起差异化竞争态势。美团作为最早布局本地生活的平台,依托“外卖+到店酒旅”双核心业务,构建了庞大的商户与用户生态——在“到店”场景中,美团点评覆盖超90%的线下商户,用户“找店用美团”的心智已十分成熟;“到家”场景中,其外卖市场份额超60%,且通过美团优选、闪购等业务进一步巩固优势,行业地位难以撼动。

抖音则凭借短视频与直播的流量优势,以“内容种草+到店核销”的模式快速切入本地生活,尤其在餐饮、文旅等“到店”领域表现突出。2024年抖音本地生活服务GMV突破8000亿元,通过达人探店、直播团购等形式,精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对阿里、美团的“到店”业务形成直接冲击。此外,快手、小红书等平台也在逐步布局本地生活服务,进一步加剧了赛道的竞争激烈程度。

阿里的机遇与挑战:生态协同筑壁垒,心智与运营待突破

在激烈的竞争中,阿里的核心优势集中在“生态协同”与“场景壁垒”两大方面。从生态来看,阿里拥有淘宝、支付宝、饿了么、高德、盒马等多元业务矩阵,可实现用户数据、商户资源、支付体系的深度打通——例如,高德扫街榜引入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提升评价可信度,饿了么商户可同步接入高德扫街榜获取“到店”流量,用户通过淘宝账号即可跨平台登录使用。这种生态内的协同效应,是美团、抖音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从场景来看,高德的导航场景为“到店”业务提供了天然壁垒。导航是用户出行的“必经环节”,高德1.7亿DAU带来的高频流量,可直接转化为“到店”消费需求;而美团的“到店”流量依赖点评App的主动搜索,抖音则依赖内容推荐,相比之下,高德的“场景触发式”流量更具精准性与转化优势。此外,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积累的超千万商户资源、成熟的支付与风控体系,以及此次扫街榜“永不商业化”带来的用户信任,都为其在竞争中增添了砝码。

当然,尽管优势明显,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仍面临两大核心挑战。一是“到店”场景的用户心智抢占难度较大。美团点评凭借多年积累,已成为用户“找店”的首选平台,抖音则通过内容种草培养了年轻用户的“到店”消费习惯;而高德此前以导航功能为主,用户对其“生活服务”属性的认知仍需时间培养,如何通过扫街榜的体验优化,让用户形成“找店用高德”的心智,是阿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本地化运营的精细化程度不足。本地生活服务具有强烈的区域属性,不同城市的消费习惯、商户需求差异较大。美团、抖音均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本地化运营团队,深入对接本地商户资源;而阿里的本地生活业务此前更多依赖线上流量分发,在本地化服务的深度与灵活性上稍显不足。未来,如何通过高德扫街榜的区域化运营,结合不同城市的“烟火小店”特色,实现精细化服务,将成为阿里巩固“到店”场景优势的关键所在。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