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一纸行政令草案震动医药圈!港、A医药股齐挫

2025-09-11 12:20:58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白宫方面表示,没有“积极考虑”该草案

一份尚未签署的行政令草案,正让生物医药市场剧烈颤抖。

A股市场,诺思格、汇宇制药、泰格医药跌超5%,药石科技、阳光诺和、药明康德、九洲制药等跟跌。

股市场,创新药概念指数早盘一度下挫逾7%,截止午间收盘跌幅收窄至4.39%。

个股上,歌礼制药跌近13%,翰森制药跌超9%,石药集团跌超7%,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等跟跌。

《纽约时报》周三援引一份行政令草案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对来自中国的药品实施严格限制。报道称,一旦实施,这些限制措施可能会颠覆美国制药业,以及从仿制药到尖端疗法等所有药物的供应。

《纽约时报》的报道还提及另一项拟议政策:美国FDA需对中国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同时,提交中国临床试验数据的公司需缴纳更高的监管费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白宫方面在消息传出后迅速做出回应,称没有“积极考虑”该草案。


资本市场为何恐慌?


资料显示,美国生物医药高度依赖中国:

原料药:根据《Globalization and Health》期刊的研究,中国抗生素成分出口占比从2002年的9.0%增长至2021年的44.5%。也就是说,中国在抗生素原料药这个细分领域占有接近一半的出口市场份额。另有分析提到,美国在某些维生素类原料或维生素原料(如维生素B6、B12、维生素E等)从中国的进口份额达70%或更高。
临床试验外包中国庞大的患者基数和成本优势,使得大量国际药企选择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
CRO/CDMO 出口依存度:如某头部医药公司,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客户,其中美国是最大市场。

一旦特朗普政策落地,美国短期内难以找到完全替代方案,可能导致药品成本上升,供应短缺。而对中国企业而言,虽有转单至欧洲、东南亚的可能,但失去美国市场无疑将造成沉重打击。

多名分析师指出,这一“黑天鹅”事件类似于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贸易战升级,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重组。

X平台一条热门帖子警告:“特朗普的限制将导致美国仿制药短缺,价格飙升,最终伤害消费者。

此外,估值层面,在经历2023-2024年的估值修复后,CRO、创新药龙头普遍交易在较高估值区间,市场情绪脆弱。一旦有外部风险事件,便容易引发踩踏式下跌。


恐慌后或是布局良机?


投资圈讨论显示,投资者情绪分化。

部分观点视之为“短期情绪冲击”,如“政策空难落地,产业大趋势不变——买全球最好的中国创新药”。 另有担忧“中国创新药牛市可能终结,无美国市场难活”。

注意到,截止午间发稿(9月11日,医药板块出现资金回流迹象。历史数据显示,类似事件后,医药板块平均反弹周期为2-4周,涨幅可达15%-20%(如2021年“实体清单”事件后)。

总体上,当前是“恐慌性踩踏”,但非基本面崩坏。有投资者指出:“特朗普政策执行能力存疑,尤其药品领域,年初8月关税表述至今未落地。”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