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Wind数据显示,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大涨,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齐创本轮行情新高。截止收盘,沪指涨1.65%;深证成指涨3.36%;创业板指涨5.15%。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4377亿,较昨日大幅放量4596亿。
涨幅方面,5G50ETF(159811)领涨
具体来看,5GETF(159994)、通信ETF(515880)、5G通信ETF(515050)涨停。5G50ETF(159811)、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富国(159246)涨逾9%。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云50ETF(560660)、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159388)、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大成(159242)涨超8%。
甲骨文公司最新财报披露的云业务爆发式增长。报告显示,截至2025财年第二季度,甲骨文云基础设施(IaaS)营收达33亿美元,同比激增55%,公司同时预告本财年云基础设施业务将增长77%至180亿美元,未来四年营收规模预计将突破1440亿美元。更令市场关注的是,公司未确认履约义务(RPO)从三个月前的1380亿美元飙升至4550亿美元,其中94.6%来自与OpenAI签订的五年期3000亿美元巨额合同,这份涉及4.5吉瓦数据中心容量的订单,相当于为400万户家庭供电的规模。
受此催化,甲骨文股价周三收盘暴涨近36%,创1992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市值单日激增25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3万亿元),其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的净资产单日激增890亿美元,一度达到3930亿美元,短暂超越马斯克的3850亿美元,登上全球首富宝座。
国金证券研报观点称,“算力+模型+应用”共振,中长期上行逻辑明确。海外科技龙头与国内云厂商2023年至2025年资本开支持续上行,英伟达调整2030年AI基础设施支出预期至四万亿美元,推动算力与数据要素快速扩张,AI投资进入工程化加速期,产业链呈“算力先行-模型跟进-应用爆发”的梯度。
跌幅方面,港股创新药回调居前
方正证券指出,创新药长牛行情尚未结束,主要由于MNC合作产品尚未进入商业化阶段,且新革命性药物的BD授权仍有较大空间。当前,外企面临大量专利到期问题,推动其在肿瘤、自免、内分泌等领域持续进行BD和并购。政策方面,港股医药企业BD落地数量较多,商业化路径更清晰,未来兑现收入和利润的确定性更高。尤其在PD-1/VEGF、EGFR-ADC、GLP-1等热门赛道,港股公司具备更高的BD潜力和成长空间。
活跃度方面,短融ETF(511360)成交额居首
成交额方面,短融ETF(511360)今日成交额居首,达374亿元。银华日利ETF(511880)、香港证券ETF(513090)、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成交额居前。
换手率方面,中韩半导体ETF(513310)换手率居首,达574%。5年地方债ETF(511060)、港股通科技ETF华泰柏瑞(513150)、恒生创新药ETF(520500)换手率居前。
ETF发行市场方面,14家基金公司明日开启科创债ETF“闪电战”
明日有14只科创债ETF同日开启募集。其中9只产品仅发售一日,4只产品发三个交易日日,仅1只产品募集期为五个交易日。
这些科创债ETF分别来自万家基金、天弘基金、银华基金、大成基金、华安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永赢基金、中银基金、摩根基金(中国)、华泰柏瑞基金、汇添富基金、兴业基金、泰康基金、国泰基金。
科创债ETF分别跟踪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该指数选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的公募科技创新公司债,要求债券主体评级为AAA,剩余期限在1个月及以上。其成分券以央企、国企及优质科技民企发行为主,行业聚焦新能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历史年化收益表现稳健,呈现"较高收益、较低波动"的特征。
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该指数为跨市场指数,覆盖沪深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创新公司债,筛选条件包括主体评级AAA且隐含评级AA+及以上。成分券数量超800只,市值容量超万亿元,期限分布以中长期为主(加权久期约3.86年),分散化程度高且流动性较好。
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该指数仅纳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同样要求主体评级AAA和隐含评级AA+及以上。成分券以央国企为主(占比超98%),行业集中于工业、能源及公用事业,期限结构均衡(加权久期3.93年),信用资质突出且风险可控。
明日上市的为科创综指增强ETF易方达(58855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
这只产品适合追求科技成长、能承受较高波动的投资者。该产品覆盖科创板近97%市值,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适合希望全面布局科创板、避免单一行业或个股风险的投资者。其指数增强策略力争超越基准收益,但需注意科创板中小盘风格显著,波动较大,因此更适合中长期持有、看好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及产业升级趋势的投资者。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