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科技巨头甲骨文(Oracle)突然杀回舞台中央,股价一度单日暴涨36%,两天市值激增近1.8万亿人民币。虽然创下历史新高后,周四甲骨文暂作回调,但是其披露的超预期云业务收入增速,以及后续AI大厂们给的大规模合同,都已经印证了AI算力需求的“井喷”式增长。
具体来看,有三点信息对市场有重大意义:
1.甲骨文最新披露的财报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剩余履约义务”(RPO)。它从市场预期的1780亿美元,直接飙到4550亿美元,翻了一倍还不止。
2.CEO更透露,最近签了四笔“每笔数十亿美元”的AI大单,RPO很快将突破5000亿美元。
3.其中最震撼的是:甲骨文与OpenAI签下一笔长达5年、总价3000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合同——注意:这是史上最大的云服务订单,没有之一。
一石激起千层浪。A股市场应声而起,9月11日和12日,算力、半导体板块接连爆发——半导体设备ETF(561980)、云计算ETF(159890)昨日狂飙5.94%和6.92%,今日盘中继续拉升,一度涨2.68%、0.78%,近一年分别涨93.76%、126.02%。
成份股方面,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海光信息昨日20cm涨停、今天一度涨超5%;寒武纪昨日大涨近9%、目前涨超4%。光模块“双龙”新易盛、中际旭创暂作回调,但中科曙光大涨近7%。
今天,我就为大家深度拆解:AI算力这座“金字塔”,到底谁在赚钱?机会又在哪里?
【一、金字塔顶端:芯片,最赚钱的环节】
毫无疑问,AI算力链最肥的部分在芯片。英伟达2026财年Q2数据中心业务营收411亿美元,毛利率72.7%——堪称“印钞机模式”。其Blackwell架构芯片占数据中心收入70%,统治力惊人。
但不止有英伟达。光模块龙头如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同样受益于确定性订单;国内寒武纪、海光信息等芯片设计与半导体设备厂商,同样增速飞快——这说明算力与芯片环节已出现明显分层:有核心技术壁垒者才能通吃利润。
据了解,半导体设备ETF(561980)中寒武纪和海光信息的最新市值占比高达23%,此外HIA重仓中微公司、北方华创、中芯国际,前五大集中度高达60%。云计算ETF(159890)中新易盛+中际旭创+中科曙光的合计市值占比在30%以上,标的指数全面覆盖算力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应用层。
【二、中游:拼的是效率与节能】
AI算力的中游是云厂商与数据中心——它们不造芯片,但决定算力怎么用、用多省。
国际上看,甲骨文、AWS、Azure三强争霸,国内则是阿里云、腾讯云双巨头+实力派玩家如中科曙光等。比如中科曙光新发布的AI超集群,单机柜搭载96张GPU,推理速度达主流2.3倍,PUE能耗低于1.12——这种“性能+节能”双优的解决方案,在未来电费成本高企的背景下,极具爆发力。
目前AI算力已从“主题炒作”进入“业绩兑现期”。甲骨文暴涨和OpenAI天价下单,只是开端。
IDC预测,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超过2781 EFLOPS——这是一个百万亿级的大市场。但投资不能盲目追高,需识别真正有技术、有订单、有生态的公司,譬如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和云计算ETF(159890)对产业链龙头的全面打包、和对细分个股的精准覆盖。
拿好金字塔地图,找准位置,才能挖到黄金。
作者:ETF金铲子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