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认知,拥抱未来
在知识迭代如惊涛拍岸、认知重塑价值的时代浪潮中,终身学习已成为破局未来的关键密钥。阅读,作为成本最低却回报极高的认知投资方式,与基金投资中的“长期主义”理念不谋而合——二者皆以持续积累抵御不确定性,借时间复利实现价值跃升。洞察这一时代智慧,证券基金匠心打造「悦读」栏目,特邀学界权威与投资领域资深精英,共同开启经典著作的思想盛宴,深度探寻知识与财富的共生之道。
市面上谈财富传承的书多如牛毛,但大多停留在“保险+信托”的工具堆砌,而本期悦读分享的《企业家业保障与传承》,来自中信出版集团。本书把新《公司法》、金税四期这些“硬政策”变成了可落地的“避险指南”,让“家企不分”“税务模糊”“传承断层”这些高频痛点,有了更优解决方案。
在悦读君看来,本书最戳人的点是对“风险盲区”的精准狙击。
很多企业家总以为“公司是我的,钱就是我的”,却没意识到新《公司法》下“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的条款,能让企业债务直接穿透到个人资产;也有人觉得“税务优化=找关系”,却忽略了金税四期“以数治税”的逻辑——企业流水、个人消费、家族资产早已形成数据闭环,过去的“灰色操作”只会变成未来的“定时炸弹”。书中用“老板个人卡收货款被追缴税款+罚款”“离婚时公司股权被分割导致控制权旁落”等真实案例,把这些“看不见的风险”讲的明明白白——原来过去的“成功经验”,可能就是现在、未来最大的风险漏洞。
另外还有一点,没有绝对安全的工具,只有适配场景的方案。比如谈婚姻财产保护,它不只说“婚前协议”,还会拆解“公司股权代持的风险”“父母出资购房的产权归属证据链”;聊全球财富布局,提醒“CRS信息交换下的税务合规”“不同国家遗产税的差异陷阱”。这种“先诊断风险,再匹配工具”的逻辑,让有需求的企业家明白:财富传承是需要搭建一套“家企风险隔离+税务优化+代际交接”的立体防护网。
对财富管理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实战手册”,它把“如何用新《公司法》设计股权架构”“如何结合客户婚姻状况制定信托方案”“如何解读金税四期下的企业税务报表”这些实操问题,用“案例场景+法律依据+解决方案”的结构呈现。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高净值人群的财富传承,早已不是“把钱留给孩子”那么简单,而是要在政策变化、市场波动、家庭关系的多重变量中,守住“创富的成果”,传好“守业的能力”。
精彩章节选摘:
《企业家业保障与传承》
第五章 财富传承实操案例及高风险要点
● 为子女在婚前买房,要注意什么事项?
案例:做电子代加工的企业主王总,在儿子结婚前花了 500 万元买了一套房子,登记在儿子名下,但儿子在结婚后经不住儿媳妇的软磨硬泡,瞒着父母悄悄在房本上加了儿媳的名字,后来小两口闹起了离婚,房子也被儿媳直接分走了一半。
当下,房价普遍居高不下,准备成家的子女往往不具备经济实力购房,通常是父母给予帮助,一旦子女发生婚变,财产难免受到损失。那么,父母为子女在婚前买房,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首先,是购房出资的问题。出资,既可以是直接赠与子女,也可以是借给子女。父母给孩子出钱买房,大都是希望给子女的生活提供保障,但是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子女的婚姻父母无法左右,甚至许多子女在结婚后与父母渐行渐远。鉴于此,许多父母在给孩子出资购房时就不再是赠与子女,而是借给子女,甚至父母与子女间还会签订一份借款协议,并且依据该协议将房产再抵押给父母,这样可以防止将来儿女擅自处理房产。
其次,是按揭购买的问题。如果是父母付首付,以子女的名义向银行办理按揭,那情况会复杂一些。因为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的是子女,即使父母帮着每月还贷款,也需要将还款先转到子女名下的指定账户,使婚前婚后还贷的资金混同。因此,父母可以与子女先签订一份赠与协议,其中说明首付款及按揭还款均由父母提供,购买的房产是父母对子女的赠与,并非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关于以按揭方式购买住房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八条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最后,是房子登记的问题。如果父母全款买房登记在子女个人名下,房子就属于子女的婚前个人财产,结婚后也跟配偶无关。如果父母担心子女私自处理房产,比如将房子卖掉买新房或直接在房本上加上配偶的名字,可以在买房时约定房子为父母和子女共有,同时父母享有小比例产权,这样子女在处置房产或添加新产权人时父母就能及时知情,没有父母的签字,登记机构也很难办理业务。
当然,实际的生活场景千差万别,因篇幅有限,此处介绍的更多是原则层面,实际操作时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