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生命礼仪中,喜宴如同一个微缩的文明剧场,而酒则是贯穿始终的文化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喜宴不再是单指婚宴,酒却仍然承载着对"天地人"的敬畏,对人生喜事的庆贺。当下,传统酒文化正经历着"守正创新"的蜕变——既需延续"无酒不成礼"的民俗基因,又要满足当代人对个性化、仪式感的新需求。近日,四特酒瞄准喜宴场景,旗下高端老酒品牌“天工”推出战略新品“天工弘韵”,切入喜宴用酒市场。
打破传统单一婚宴用酒,精准卡位2500亿宴席市场
四特天工弘韵深度融合东方美学,以中国红与鎏金色彩传递喜庆与贵重之感。瓶型设计上,四特天工弘韵采用经典的天球瓶,造型饱满如月,取"天圆地方"之意。值得注意的是,瓶身并不是统婚宴酒常用的龙凤纹饰,而是取自隋唐盛行的纹样——宝相花纹,寓意着富贵吉祥、圆满如意。所以无论是佳偶天成,还是添丁进口,亦或是高寿喜宴……任何喜宴,四特天工弘韵都适用,不再单一局限在婚礼宴会,大大扩展了产品使用场景。外包装采用亚克力晶透礼盒,开匣如现玉,仪式感十足。将其置于宴席间,不仅瞬间成为视觉焦点,更将喜庆氛围感推向高潮。
透过透明的外包装,一行显眼的鎏金字“选自万吨地下老酒池”,宣告了四特天工弘韵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仍源于其卓越的酒质。四特天工弘韵酒液微黄透明,陈香幽雅细腻,入口醇甜绵柔,落口净爽,回味悠长,饮后轻松不上头,完美契合宴席场景中对口味与体验的双重需求。正如四特酒相关负责人所言:“当今消费者越发理性,关注点正从品牌光环回归酒体本身,我们要让用户在300元+价位喝到老酒年份更足的高品质好酒。”
有行业人士分析,在名酒渠道下沉与区域酒企承压的双重挤压的背景下,四特酒依托其真实老酒储备打造了高端白酒品牌——天工。四特天工以老酒战略重构特香型价值体系,如天工20、天工12等年份系列产品,以酒体真实年份为标尺,通过陶坛陈化时间可视化,彰显四特酒万吨级老酒储备的硬核实力。这种纪年+年份的双轨布局,既完成品牌历史资产的价值转化,又为特香型品类建立起可感知、可验证的品质坐标系。现在,四特天工以细分场景切入为路径,推出了四特天工弘韵这样的喜宴场景专用酒,进一步完善了天工品系产品矩阵。
循古法而酿天工品质,四特诠释特香老酒奥义
四特天工弘韵的卓越品质,源自企业深耕特香型白酒领域数十年的深厚积淀。作为中国特香型白酒的创始者和国家标准制定者,四特酒构建了强大的产能与储酒体系:年基酒产能达6万千升,总储酒规模突破11万千升,两项核心指标均稳居江西省白酒行业首位。这组数据背后,是四特酒万吨级老酒储备构筑的坚实品质后盾,为四特天工弘韵提供了不可复制的陈酿优势。
“老酒之上·天工之酿”,四特酒已将其高端战略品牌——天工的品质通过老酒的稀缺性做出了准确表达。
承袭天工"循古法、守匠心"的核心理念,四特天工弘韵的酿造工艺可追溯至《天工开物》记载的清江土烧古法:甄选赣鄱平原优质粮谷为胚,由国家级酿酒大师全程手工把控。酒体不仅由20年以上工龄匠人手工酿制,更是经历“231储酒工艺”——陶坛存储2年、地下酒池恒养3年、不锈钢酒罐定型1年,基酒酒龄不低于6年,加以30年以上老酒调味,诠释出时间所沉淀的风味层次。四特天工弘韵不仅以惊艳的视觉美学征服宴席,更以严苛的工艺标准重新定义高端宴饮。
更值得信赖的是,天工老酒的品质曾获行业专家认可——2021年,王延才、宋书玉、徐岩等专家品鉴天工1952后,一致评价“特香风格典型”;2025年天工・拾贰新品发布时,季克良、高景炎、王新国等酒业泰斗也对天工·拾贰给出“老酒含量高”的专业认证。
当白酒产业迈入品质竞逐新周期,四特酒以天工为支点,完成从规模增长到价值裂变的战略转身。四特天工弘韵这款战略单品告诉行业,尽管宴席场景持续扩容,但同质化竞争与跨界入局者的双重冲击下,唯有兼具传统场景深耕能力与新兴消费洞察力的酒企,方能在这场耐力赛中持续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