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三大指数分化明显。截至10时06分,沪指微跌0.13%,报3865.62点;深成指涨1.2%,报13078.76点;创业板指强势领涨2.81%,站上3100点大关,报3105.23点。市场成交额超9100亿元,个股跌多涨少,超3500股下跌,结构性行情特征突出。
能源金属、储能、光伏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政策面利好持续释放。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叠加发改委《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落地,推动锂电、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细分领域爆发。
宁德时代作为创业板指第一大权重股,早盘一度涨超14%,成交额破112亿元,带动创业板指大幅拉升。其技术突破(如半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展)及行业需求回暖成为资金追捧主因。
汽车零部件、整车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浙江世宝、万向钱潮、迪生力、无锡振华、浙江仙通等涨停。八部门《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目标,政策预期驱动产业链估值修复。
半导体、通信设备、算力等板块资金净流出显著,AMD概念、AI服务器等题材回调。市场短期偏好从高位科技向低位新能源切换。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观点总体偏乐观。国泰海通表示,中国股市上升的逻辑是可持续的,年内中国A/H股指还会走出新高:第一,中国转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降低,能见度提高是估值重估的重要前提。第二,无风险收益系统下沉,股票市场机会成本降低,资产管理需求井喷和增量入市成为历史必然,也远未结束。第三,制度变化对股市估值具有关键影响。“及时、合理、得当”的经济政策,“提高投资者回报”的资本市场改革,有力提振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与改善风险认识。此外,全球宽松在即,中国反内卷和增量经济支持举措也有望进一步加码,继续看升中国股市行情。
中信建投认为,随着市场估值修复完成和进入慢牛整理期,基本面因素可能重回视野。慢牛格局一方面固然需要景气赛道作为先锋队,另一方面也很难在缺乏整体基本面支撑的情况下形成,具体来说至少也需要看到通缩倾向出现扭转,而这也可能成为吸引海外资金进一步配置中国资产的关键因素。整体来看,当前市场资金面和情绪面属于高位整理并未崩塌,景气赛道仍然催化不断,AI算力主线的核心逻辑并未被证伪,在市场整理期注意高低切换。
国金证券建议投资者布局全球商品需求回升与中国走出通缩这条逻辑主线:第一,海外降息后制造业活动修复与投资加速,同时叠加中国中游走出内卷的盈利下降趋势:上游资源(铜、铝、油、金)、资本品(锂电、风电设备、工程机械、重卡、光伏)以及原材料(基础化工品、玻纤、造纸、钢铁);第二,盈利修复之后内需相关领域也将逐渐出现机会:食品饮料、猪、旅游及景区等;第三,保险的长期资产端将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回升,其次是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