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15日 10:27,中证新能源指数强势上涨3.53%,成分股湖南裕能上涨16.45%,宁德时代上涨11.24%,晶盛机电上涨10.60%,尚太科技、天赐材料等个股跟涨。新能源ETF(159875)上涨3.52%。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12日,新能源ETF近2周累计上涨9.34%。
流动性方面,新能源ETF盘中换手6.59%,成交7692.23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12日,新能源ETF近1周日均成交1.50亿元。
规模方面,新能源ETF最新规模达11.26亿元。资金流入方面,拉长时间看,新能源ETF近5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3546.54万元。
截至9月12日,新能源ETF近6月净值上涨27.36%,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570/3610,居于前15.79%。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9月12日,新能源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5.07%,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1.3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03%。截至2025年9月12日,新能源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6.94%。
消息面,9月1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 《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 ,其中明确提出:鼓励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 新型储能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用电侧主体“报量报价”参与现货市场竞争,探索按节点/分区电价申报及结算。支持“电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参与现货市场。
中信证券认为,储能产业近期市场关注度较高,源于海外需求景气,价格回升,拐点信号兑现,以及新型储能“倍增计划”为装机提供持续保障。中期来看,在电改进程加速推进之下,储能正由成本项转为盈利项,且容量补偿机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为储能提供盈利“安全垫”。长期来看,容量市场机制的建设将对包含储能在内的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装机进行有效规划,明确收益预期,或成为电改的下一重点方向。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中证新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阳光电源、隆基绿能、中国核电、特变电工、亿纬锂能、华友钴业、三峡能源、通威股份、天齐锂业,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2.78%。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