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做预制菜的米村拌饭,靠“不装”哲学开出1855家店

2025-09-15 18:00:40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预制菜一直都是餐饮行业的热门话题,近期在罗永浩与西贝的对抗中再度成为焦点。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公开质疑西贝“几乎全用预制菜”,创始人贾国龙对此回应“无一道预制菜”,并试图通过直播后厨操作自证。然而,在直播过程中,门店后厨被发现有保质期长达两年的

预制菜一直都是餐饮行业的热门话题,近期在罗永浩与西贝的对抗中再度成为焦点。

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公开质疑西贝“几乎全用预制菜”,创始人贾国龙对此回应“无一道预制菜”,并试图通过直播后厨操作自证。然而,在直播过程中,门店后厨被发现有保质期长达两年的冷冻西蓝花用于儿童餐,号称“新鲜现做”的肉夹馍里肉和馍都要从冷柜拿出来解冻方可使用。西贝陷入了“自证变自曝”的窘境。

此次争议的出现,根源在于两重矛盾。一方面,国家标准与大众对预制菜的定义存在偏差。贾国龙特别指出“按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是预制菜”,他还表示购买半成品菜品再回家加工只能算是预制,但不能算是预制菜。但在消费者眼中,“非现切现炒”就是预制菜。另一方面,“预制菜卖现制价”也刺痛了消费者,毕竟预制菜加工成本低,与现制菜同价难被接受。

这两重矛盾,也正是当前预制菜行业普遍面临的困境。有些餐饮企业因未主动告知使用了预制菜,最终引发争议甚至纠纷。但国内也有企业坦然使用预制菜,米村拌饭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从吉林延边起步的快餐品牌,米村拌饭的成长速度十分可观:2014年创立,2018年门店突破100家,2022年突破500家,2023年突破1000家,2024年新增门店800家。截至2025年3月31日,米村拌饭累计门店达1855家。

大胆采用预制菜的米村拌饭,为何仍能赢得消费者青睐?答案很简单:菜品“低价美味”,且“从一开始就把一切都摆在了明面上”。

质价比+透明化消除顾虑

部分消费者排斥预制菜,本质不是排斥这种形式,而是害怕“被欺瞒”“花冤枉钱”。

米村拌饭的应对方式,是直面这些顾虑,以“不遮掩”的态度和性价比产品,尝试建立消费者的信任。

米村未刻意回避使用预制菜,而是将精力放在提升质价比上。

在“少花钱吃好饭”的主流消费趋势下,米村通过多方面举措,让消费者感受到“快餐价享正餐体验”。食材上,以非遗产品品质为标准选料,强调“不计成本用好料”;服务上,推出“不满意退换、服务或卫生问题免单”承诺,降低消费决策风险。这一系列策略,让27元左右的客单价被不少消费者接受。

图源:米村拌饭官方账号

此前,米村拌饭“3元吃饱秘籍”曾在社交平台上广为流传,有观点认为任凭这样的“秘籍”传播会“拉低品牌调性”,不过米村拌饭选择默许网友借此“玩梗”。

从现实来看,相关话题的火热带动更多顾客进入米村的门店。而进店的顾客往往不会满足于米饭和海带汤,还会同时尝试石锅拌饭、香辣鱿鱼、芝士年糕鸡等招牌产品,算下来,米村并不亏。

当不少餐饮企业竭力摆脱“预制菜”标签时,米村却反其道而行之:它在后厨装上了透明玻璃,将预制菜包拆封、加热、装盘的全过程展露无遗,将选择权交给顾客。

而这一做法也契合了消费者的心理:人们未必执着于“现炒”形式,却非常在意商家是否“诚实”。

透明流程减少了信息差,让消费者对餐品的安全有了直观的认知,反而建立起更多的信任感。

开出1855家门店靠的不是运气

1855家门店的规模,并非依赖偶然营销,而是源于米村一套相对成熟的标准化运营体系,这也让它被行业评价为“东北麦当劳”,成为其稳步扩张的重要支撑。

产品端,米村将SKU控制在20款以内,覆盖禽肉、鱼肉、牛肉等品类。精简SKU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减少食材浪费和供应链成本,能将资源集中到核心产品的品质优化上;二是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强化“提到米村想到经典款”的认知,形成相对稳定的消费记忆。

运营端,米村一直坚持直营管理模式。据米村拌饭公开信息显示,其所有门店均由直营体系管理,没有开放加盟,这种模式能实现“统一供应链+统一人员培养”的双重保障。在人才培养上,米村有一套人才裂变和孵化的培养体系,所有店长都是内部培养出来的,从初级员工慢慢成长为店长。

米村的实在给餐饮人上了一课

曾有人半开玩笑地说:“米村拌饭的厨房,剪刀比菜刀贵。”

这句调侃,点出了米村预制菜模式的特点:无需复杂现炒,剪开菜包简单加工即可出餐。但调侃背后,值得关注的是,即便预制菜争议不断,仍有消费者愿意为米村排队。

这一现象的本质,是消费者需求的理性回归。在快节奏生活中,更多人需要“下班后半小时内,用实惠价格解决温饱,不被套路”的用餐体验。米村的做法,恰好贴合了这一需求。

对餐饮行业而言,米村的案例也提供了一定参考:预制菜本身并非“问题所在”,关键在于企业如何使用。若将其当作“降本却不减价”的工具,甚至刻意隐瞒,容易引发消费者反感;但如果能做到“高效、透明、高性价比”,预制菜反而可以成为拓展市场的有力方式。

随着预制菜行业标准逐步完善,未来餐饮市场的竞争,可能不再是“现制”与“预制”的形式之争,而是“是否贴合消费者需求”的竞争。米村拌饭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坚持坦诚经营、优化质价比的思路,在当前市场环境中获得了认可,这也为餐饮行业发展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方向。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