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国内高值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建发致新开启网上申购,发行价7.05元/股,发行市盈率13.01倍。作为一家年营收规模超179亿元的医疗器械流通企业,建发致新在产业变革浪潮中脱颖而出,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正引领着医疗器械供应链价值的重构。
三大核心优势构筑竞争壁垒,数字赋能重塑供应链效率
建发致新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构建了三大核心竞争优势,形成了难以复制的市场壁垒。
首先,建发致新构建了全链路一体化服务生态。其以高值耗材直销和分销解决方案为基础,积极拓展IVD诊断产品等品类,同时深化SPD服务,打造了从生产厂商到终端医院的全链路服务能力。向上游,公司与微创集团、美敦力等百余家头部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帮助厂商应对集采环境下的渠道变革;向下游,其SPD服务深度嵌入医院耗材管理流程,将传统器械供应升级为综合解决方案。这种双向赋能模式使建发致新从单纯的流通渠道进化为产业效率提升的赋能者。
其次,建发致新拥有覆盖全国的渠道网络优势。2024年,其直接服务全国31个省份超3300家医疗机构,覆盖上万种规格的医疗器械产品。在分销网络方面,公司以高值介入类产品为切入点,与超过100家国内外头部厂商建立长期合作。更值得注意的是,建发致新已为60家医院提供耗材全流程运营服务,管理规模超百亿元,其中三级医院占比达50%,其SPD服务体系早在2021年就获得行业权威认证,成为《医药产品医院院内物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试点单位。
第三,建发致新构建了强大的数字化技术底座。针对医疗器械流通中"一物多码"、信息割裂等行业痛点,建发致新通过自主研发的原码解析技术,深度融合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系统,构建了覆盖全链条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体系。该系统实现了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多级分销导致的数据断层问题。同时,公司持续迭代的SPD管理系统,为医院提供全流程精益管理工具,在提升医院运营效率的同时,也构建了深度绑定的服务壁垒。
财务表现彰显业务韧性,IPO加速助力战略升级
建发致新的商业模式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在其财务表现上得到了有力验证。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其营收由118.82亿元增至179.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82%;净利润由1.89亿元增至2.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40%。在医疗器械流通行业面临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建发致新依然保持了营收和利润的双位数增长,充分展现了其业务模式的韧性和成长性。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建发致新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成功转正,达到1.64亿元,标志着从规模扩张到盈利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已经形成。这一转变反映出其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实质性优化,也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疗器械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研发,而是流通环节的效率提升和服务赋能。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其研发费用年复合增长率达39.25%,主要投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创新,这一投入力度与行业特性相符。
此次IPO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入信息化系统升级(1.40亿元)和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1.04亿元),直指数字化能力深化与全国化服务网络扩展。随着建发致新IPO进程的加速推进,这家年营收超179亿元的医疗器械流通龙头企业,正站在从"物流搬运"向"供应链价值整合者"转型的关键节点。在医疗器械流通行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建发致新凭借一体化服务、全国化网络、数字化系统三大核心优势,有望成为重塑产业效率的关键力量,引领中国医疗器械流通领域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