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午后开盘,芯片股延续早盘强势行情。长川科技、阿石创领涨,中芯国际一度涨近10%,股价再创历史新高;中巨芯涨超14%,中微公司、中科飞测等跟涨。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一度涨超4%。
消息面上,近期,我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同时我国商务部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这是中美科技博弈下的关键举措,另外中美双方已确定于9月14日在西班牙举行高层谈判,议题将聚焦国家安全、双边经济贸易合作,以及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等核心争议点。此举直接利好模拟芯片,同时也提振国产替代的市场情绪。
产业动态方面,在AI高性能计算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晶圆产能建设进入加速阶段,尤其是先进制程扩张趋势明显。SEMI预测,2028年全球12英寸晶圆月产能将达到1110万片,对应2024-2028年期间CAGR约7%,其中7nm及以下先进制程月产能将由2024年的85万片扩张至2028年的140万片,CAGR约14%。晶圆产能的扩张直接带动半导体材料需求提升。
山西证券表示,2026年底,中国12英寸晶圆厂的总月产能有望从2023年的217万片(规划产能)增长到超过414万片。人工智能发展大幅提升国内先进制程产能需求。芯片生产线建设中,光刻机购置成本最高,达到设备总投资的21%—23%。国内晶圆厂建设潮和AI快速发展带动国产光刻机需求持续攀升。美国持续加大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国产光刻机产业有望加速崛起。
相关场外产品方面,天弘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发起(A:021532;C:021533),通过投资于目标ETF,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40只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如衬底、工艺、封装材料)和半导体设备(如制造、封装测试设备)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该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高度聚焦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关键环节,前十大成分股权重集中度较高,涵盖了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的龙头公司,主题定位清晰精准。
上海证券认为,中美芯片领域贸易管控升级,产业链自主可控趋势明确,关注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等半导体材料。
光大证券指出,展望2026年,WSTS预测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7607亿美元,同比增长8.5%。整体来看,AI已成为带动半导体产业规模扩张与区域市场共振的关键力量。
天弘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发起(A:021532;C:021533),一键打包半导体材料设备相关优质企业,跟踪指数近5年估值分位显著低于芯片产业、人工智能,或仍有相对估值优势。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