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17日 14:42,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下跌1.58%。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和黄医药(00013)领涨0.97%,翰森制药(03692)上涨0.84%,百济神州(06160)上涨0.71%;同源康医药-B(02410)领跌11.49%,先声药业(02096)下跌4.57%,诺诚健华(09969)下跌4.43%,中国生物制药跌4.35%,石药集团跌3.79%,三生制药跌2.26%,康方生物跌2.14%,信达生物跌0.73%。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下跌2.04%,最新报价1.97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16日,港股通创新药ETF本月以来累计上涨0.25%,涨幅排名可比基金2/5。
流动性方面,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盘中换手率超17%,成交超37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16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近1周日均成交46.69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获资金逆市布局,截至目前,该基金盘中已获净申购9600万份,按盘中成交均价估算,净申购金额已达1.9亿元。
规模方面,港股通创新药ETF近1周规模增长9.84亿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5。
份额方面,港股通创新药ETF近1月份额增长32.94亿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2/5。
资金流入方面,港股通创新药ETF最新资金净流出2.10亿元。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13.52亿元,日均净流入达2.70亿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港股通创新药ETF本月以来融资净买额达214.57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3.58亿元。
消息面上,9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香港特区立法会综合大楼会议厅发表《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他表示,特区政府会全方位提升香港临床试验能力及推动创新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包括:港深共同建设“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拓展研发网络加快临床试验;成立“真实世界研究及应用中心”,推动港深合作结合“港澳药械通”数据,加快新药在香港、内地和国外审批上市;及支持在香港进行先进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临床试验及应用,吸引全球顶尖创新企业和研发机构落户香港。
政策方面,9月12日,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受理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该公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光大证券指出,公告标志着我国创新药IND审批正式迈入“30天”高效时代。此次公告进一步放宽了试点项目和试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质,通过精准支持重点领域、鼓励全球同步研发,极大地提升了临床研发的效率和可预期性,为创新药企注入了强劲信心。国家支持创新药全链条发展的工作部署正逐个落地,通过研发端、准入与支付、临床应用等多个层次的组合拳,构建了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闭环体系,有望推动中国向“创新药强国”跨越。
中信建投证券观察到,近期恒瑞医药、康方生物、百利天恒等企业在WCLC大会上披露的创新药临床数据表现优异,例如百利天恒iza-bren联合奥希替尼实现100%客观缓解率,单药治疗mPFS达12.5个月,覆盖全EGFR突变亚组,显示出国产创新药在靶向治疗领域的突破潜力。此外,RevolutionMedicines公布的RMC-6236治疗转移性胰腺癌临床数据亦显示疾病控制率超90%,进一步验证了前沿疗法的临床价值,后续进展值得关注。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100%布局创新药!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是弹性更高的创新药,截至7月末,2025年内涨幅超109%,港股医药类指数领先!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A类:021030;C类: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该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2020-2024)的涨幅分别为88.80%、-21.59%、-25.60%、-22.80%、-10.5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