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ta Markets 億匯每日新聞:美聯儲再度降息,內部分歧加劇政策前景不明
美聯儲降息
美東時間9月17日,美聯儲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至4.00%-4.25%。這此降息顯示決策層在應對經濟增長放緩與就業市場疲軟方面的決心。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決議僅遭到一人反對,這位反對者正是新任理事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他主張更為激進的50個基點降息。米蘭剛剛於週二正式上任,目前仍保留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職務,但處於休假狀態。這一特殊身份也使得他的立場格外受關注。
從決議措辭來看,美聯儲較此前更頻繁地提及就業下行風險,顯示出勞動力市場惡化已成為政策焦點。然而,不同理事間的意見分歧明顯擴大,反映出對未來利率路徑的爭論正在加深。
點陣圖與經濟預測:共識難求
最新發佈的季度經濟預測摘要(SEP)揭示了內部意見的分化。19位官員中,有六人認為年內不再需要降息,兩人主張僅再降一次,而多達九人支持年內再降兩次,總計50個基點的降息幅度,構成了預測中值。同時,還有個別官員持截然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利率應維持在4.4%的水準,甚至高於當前區間;而另一方(很可能是米蘭)則預測年底利率會大幅降至2.9%。
與三個月前相比,預測中值顯示的寬鬆力度明顯更大。當時就業數據尚屬強勁,失業率低於當前水準,而特朗普總統也尚未任命公開支持降息的新理事。如今失業率已升至4.3%,新增就業數量放緩,加上關稅政策未能推升普遍通脹,均為進一步寬鬆提供了理由。未來兩年的預測則較為溫和,中值顯示2025年和2026年各降息25個基點,長期利率預期在2.6%至3.9%之間徘徊。
通脹與就業的風險權衡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聞發佈會上直言,當下的政策環境充滿挑戰:通脹風險依舊偏向上行,而就業市場的風險則偏向下行。短期內,美國勞動力市場出現的疲軟跡象尤其令人擔憂。鮑威爾指出,就業創造的速度已低於維持失業率穩定所需的水準,用工需求普遍低迷,一旦裁員擴大,失業率或將迅速上升。他強調,美聯儲的當務之急是防止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惡化。
在通脹方面,決策者依然維持對未來數年的預期:PCE通脹率將在2025年底維持在3.0%,2026年底回落至2.6%,核心PCE則從今年的3.1%逐步下降至明年的2.6%。雖然通脹逐步向目標靠近,但距離2%的長期目標仍有差距。這意味著,美聯儲在權衡物價與就業時,必須持續進行微妙的平衡。
外部聲音與政治因素的影響
市場對本次降息的反應存在分歧。雙方的觀點都有其合理性,既不能簡單地認定降息是出於政治動機,也不能完全忽略這一可能性。特朗普任命的理事在本次決策中佔據了多數席位,而米蘭作為總統的核心經濟顧問,公開支持更大幅度的降息,也不可避免地引發外界關於政治干預的聯想。
然而,從決策過程來看,多數官員仍以經濟數據為依據。就業增長放緩、失業率攀升、關稅未能帶來顯著通脹,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美聯儲的謹慎寬鬆。官員們普遍預計今年還將累計降息50個基點。鮑威爾特別強調,本次行動屬於“風險管理式的降息”,並不意味著會進入快速、大幅的寬鬆週期。
其他數據、會議及事件概覽
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至4.00%-4.25%。
最新SEP顯示官員們對未來降息次數存在明顯分歧,點陣圖凸顯共識難求。
鮑威爾強調當前環境充滿挑戰,通脹風險仍在但就業市場惡化更為迫切,政策需在兩者間權衡。
外界質疑政治因素的潛在影響,但多數官員仍以經濟數據為依據,預計年內或將累計降息50個基點。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匯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降息 #就業風險 #內部分歧 #政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