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联邦快递公司于周四美股收盘后公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受公司展现出在复杂宏观及贸易环境中的韧性提振,盘后股价上涨5%。
调整后每股收益与营收均超越分析师预期。不仅如此,调整后营业利润达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且高于分析师预估的12亿美元。
包裹递送业务表现尤为亮眼,实现营收191.2亿美元,运营利润率达6.1%(预期值为184.7亿美元营收及5.2%利润率),主要得益于国内业务量增长。利润率超预期主要得益于公司近期通过整合业务板块(此前分为联邦快递捷运与联邦快递地面两部分)、优化运输路线及关闭低效设施等举措提升运营效率。此外,宣布的45亿美元资本支出计划将助力联邦快递进一步升级车队与基础设施,推动利润率持续攀升。
另一方面,货运业务营收22.6亿美元,利润率16.3%(低于预期22.7亿美元营收及18%运营利润率),主要受单件货运收入下降和工资通胀影响。
真正令市场惊喜的是管理层对2026财年整体营收增长4-6%的指引——此前市场普遍预期营收将零增长。
管理层对驾驭复杂贸易环境的能力表现出相当乐观的态度。包裹递送业务增长源于两大因素:1)Network 2.0优化提升整体效率;2)联邦快递借势UPS近期经营疲软。此外,小包裹“最低限额豁免”政策的取消对运营影响有限,因公司持续聚焦高价值货运业务。
货运业务分拆计划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6年6月完成。鉴于当前货运板块估值相对偏低,独立运营的货运实体有望提升公司整体估值,同时使管理层能更高效地专注于货运与包裹递送两大业务板块。
凭借当前业绩表现,联邦快递正逐步实现业务转型。尽管股价较去年同期下跌25%,但其在经济放缓中展现的韧性及管理层优化运营的举措将推动股价回升。不过来自UPS和亚马逊的竞争压力仍将持续存在。
TradingKey - 联邦快递公司将于本周四美股收盘后公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对联邦快递而言,这是艰难的一年,其股价走势亦反映了这一困境。受关税政策、宏观经济疲软及行业激烈竞争等因素影响,FDX股价在2025年已下跌16%。
管理层对2026财年第一季度及全年均给出营收持平的指引,主要归因于贸易环境与经济增速放缓。占总营收逾85%的联邦快递捷运 (Express) 和联邦快递地面 (Ground) 业务预计持平,而占总营收15%的联邦快递货运业务将出现低个位数下滑。
然而每股收益才是更值得关注的指标,因公司正通过“网络2.0”和“统一联邦快递”项目推进业务优化,旨在提升盈利能力。管理层给出的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区间为3.40-4.00美元,2026财年全年指引为20-21美元。任何上调或下调都将影响股价,而最终取决于上述业务重组的成效。
包裹行业因一项延续百年的“最低限额”豁免政策终止而遭受重创。该政策原允许价值低于800美元的货物免除关税及繁琐申报要求进入美国。该政策于8月29日(上周五)全面生效。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中国/香港地区的豁免早在2025年5月已被取消,而该地区占美国小额进口货物的75%左右。
据估算,此政策带来的逆风效应预计将导致第一季度损失1.7亿至2亿美元,第二季度损失约5000万美元。
然而近期贸易摩擦可能对联邦快递和UPS产生积极影响——因逾30家国际邮政运营商暂停向美国投递,国内包裹巨头有望借此填补市场空白。但长远来看,这仍不足以抵消最低限额规则的影响。
包裹递送领域的竞争格局复杂多变。联邦快递的主要竞争对手UPS面临着极为相似的处境——两家企业均承受着新进入者的压力,尤其是亚马逊及沃尔玛、塔吉特、百思买等致力于发展自有物流能力的大型零售商。这些零售巨头凭借规模优势及掌控全链条配送的战略意图,对联邦快递构成实质性威胁——其市场份额将持续流失,并被迫参与价格战。不过亚马逊等企业目前仍依赖联邦快递完成订单,双方近期达成的协议便是例证。我们预计新签约的亚马逊合同可能为联邦快递创造新的营收机会。
积极方面,联邦快递仍具备应对激化竞争的手段。其庞大运输机队(含飞机)构筑了天然护城河,此外进军医疗垂直领域亦可开拓高利润业务。
当前仅12倍左右的前瞻市盈率估值,或许已充分反映经济下行、关税摩擦及竞争加剧等负面因素。预期低迷往往意味着下行空间有限,这在联邦快递案例中尤为适用。
股价潜在上涨动力可能来自明年预期的货运业务分拆——此举有望推高市盈率倍数,而“网络2.0”整合计划则可能进一步提升净利润。但我们仍预计短期内经营环境将持续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