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易中天”组合上半年累计市值一度突破万亿大关,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据申万行业2021口径统计,“易中天”所属的A股通信设备板块89家上市公司近期均已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板块整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期间累计实现营收2704.4亿元,同比增长16.7%;归母净利润累计达226.7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9.84%,营收与净利双双实现双位数增长,展现出扎实的发展韧性。
从营收梯队分布来看,板块内增长态势分化有序。89家上市公司中,59家实现营收同比上涨,49家达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营收规模梯度清晰,其中百亿级企业共7家,10亿元-100亿元区间的企业有27家,形成了层次分明的规模格局。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头部企业的引领效应尤为显著。中兴通讯以营收和净利润双第一的成绩稳居板块榜首;被市场称为“易中天”组合的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这三家明星企业,均实现营收与归母净利润的双位数增长;此外,亨通光电、移远通信、星网锐捷、锐捷网络等企业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共同支撑板块发展。
二级市场方面,板块表现同样亮眼。“易中天”组合上半年累计市值一度突破万亿大关,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具体来看,新易盛今年4月股价最低仅46.7元/股,近期最高点攀升至401.01元/股,区间最大涨幅达758.69%;中际旭创与天孚通信同样在4月触及年内股价相对低点,区间最大涨幅分别为569.36%和454.80%。
尽管近期板块出现调整,但机构仍持乐观态度。花旗最新研报指出,中国光模块股价年初以来大幅上涨后,获利回吐属正常现象,不过鉴于2027年需求可见度显著增强,整体发展逻辑依旧强劲。截至9月22日收盘,板块内千亿市值企业共有4家,百亿市值以上企业数量达43家。股价表现上,年初至今实现上涨的企业有79家,60日内股价增长的企业亦有69家,多数企业获得市场资金认可。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政策层面亦提供有力支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预期在7%左右,叠加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将达到5%以上。
方案提出,要加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及重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发挥重大项目牵引作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编制完善产业链图谱,有序布局先进计算、新型显示、服务器、通信设备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并聚焦行业场景推动算力转换为生产力,打造跨平台计算框架核心的计算生态,提升产业生态主导地位。
AI驱动板块业绩增长,“易中天”组合业绩高增
通信板块上半年整体表现强劲,龙头企业与细分领域均实现显著增长,多企业达成营收、净利润双增态势。
板块龙头中兴通讯业绩持续稳健增长,上半年营收达715.53亿元,已连续六年实现增长。从市场布局看,国内市场营收506.2亿元,占比70.7%,同比增长17.5%;国际市场营收209.3亿元,占比29.3%,同比增长7.8%。在业务结构上,公司深度把握AI浪潮机遇,以算力、终端产品为核心的第二曲线营收同比增长近100%,占比超35%;其中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同比增幅超200%,AI服务器营收占比达55%。三大核心业务中,运营商网络、政企、消费者业务分别实现营收350.6亿元、192.5亿元、172.4亿元。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易中天”组合经营表现尤为突出。新易盛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上半年营业收入104.37亿元,同比激增282.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核心驱动力源于全球AI数据中心建设浪潮下,高速光模块的旺盛需求。业务结构实现优化,其中,4.25G以上高速光模块收入占比高达98.91%,标志着公司从传统通信光模块供应商转型为AI算力基础设施核心供应商。
中际旭创上半年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分季度看,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81.15亿元,同比增长36.25%;归母净利润24.12亿元,同比增长78.80%,增长势头持续强化。公司表示,业绩增长得益于重点客户增加资本开支,加大算力基础设施领域投资,800G等高端光模块需求显著增长。
天孚通信同样受益于AI行业发展红利,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带动高速光器件产品需求持续稳定增长,推动有源、无源产品线同步攀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56亿元,同比增长57.84%;归母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其中,光有源器件营收15.66亿元,同比增长90.95%;光无源器件营收8.63亿元,同比增长23.79%。
板块内其他企业亦表现亮眼,亨通光电、移远通信、星网锐捷、锐捷网络、光迅科技、共进股份、永鼎股份等均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进一步彰显板块整体景气度。
研发投入增长企业占六成,中兴通讯研发突破百亿
在当前ICT行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板块内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与成果备受关注。从整体情况来看,板块内研发投入实现正增长的企业数量达到53家,占比59.55%,展现出行业整体对研发创新的高度重视,为行业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在众多企业中,中兴通讯的研发投入表现尤为突出。上半年,中兴通讯的研发投入高达126.65亿元,占营收的比重更是达到了17.7%,它也是板块内唯一一家研发投入突破百亿的上市公司,在板块内位居首位。
从研发成果来看,中兴通讯的专利积累较为丰厚。公司拥有约9.4万件专利申请,累计获得超5万件授权专利。其中,在关键的芯片领域,公司拥有约5700件专利申请,累计超3700件授权专利;在当下热门的AI领域,公司也有近5500件专利申请,且近50%已获得授权。这些丰富的专利和深厚的技术积累,为中兴通讯在AI领域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其在AI技术应用与拓展方面具备较大优势。
对于中兴通讯的未来发展,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随着AI技术的不断演进以及AI应用的持续深入,智算中心建设需求将不断增加,消费端业务量也将随之增长,这同时会带动网络建设的进一步扩张。这些因素有望成为未来3-5年驱动ICT行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引擎。目前,云厂商正不断加大在算力布局方面的投入,而中兴通讯在智算与终端领域的布局值得期待,这一布局将为公司未来的增长提供有力赋能。
新易盛在研发投入增速方面表现亮眼。上半年新易盛的研发投入为3.34亿元,同比增长157.56%,在板块内增速最快。高增速的研发投入也带来了显著的成果,报告期内,公司在新产品和新技术领域的多个研发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高速率光模块产品的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在产品方面,新易盛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公司已成功推出1.6T/800G的单波200G光模块产品,同时,其800G和400G光模块产品组合覆盖面广泛,不仅包括基于VCSEL/EML和硅光解决方案的中短距光模块,还涵盖了传输距离可达80km~120km的ZR/ZR+相干长距光模块,以及基于LPO方案的800G/400G光模块。凭借出色的技术和产品,新易盛成为国内少数具备100G、400G、800G和1.6T光模块批量交付能力,且掌握高速率光器件芯片封装和光器件封装技术的企业。
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在研发投入方面也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上半年,中际旭创的研发投入为5.86亿元,同比增长11.61%;天孚通信的研发投入为1.26亿元,同比增长11.97%。两家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其在各自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保障,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光迅科技则实现了营收、利润与研发投入的同步高增长,表现较为全面。上半年,光迅科技在实现营收同比高增68.5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98%的良好业绩情况下,研发投入也达到4.46亿元,同比增长42.91%。作为光电子行业的先行者,光迅科技专注于光通信领域近50年,积累了较强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实力。
9月9日晚间,光迅科技披露了定增预案,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亿元,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投建算力中心光连接及高速光传输产品生产建设项目、高速光互联及新兴光电子技术研发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相关领域的生产能力和研发水平,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
此外,中国银河研报显示,光迅科技在行业内的地位稳固。公司已连续十八年入选中国光器件与辅助设备及原材料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且稳居第1名;在全球光器件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中,公司位列第4名。在业务方面,光迅科技在光通信传输网、接入网和数据中心等领域构建了全方位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具备柔性制造与高质量交付能力,产品年出货量位居行业前三,充分体现了其在全球光器件市场的强劲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