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市场震荡,正是审视优质资产、布局节后行情的关键时刻。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正浮出水面——历经深度调整、当前估值处于低位的医疗器械板块。
今天中证医疗器械指数随大盘回调,已经下探至关键压力位。指数继6月下旬持续拉升以来,9月起陷入宽幅震荡区间,后续走势十分关键。
因此,资金在这个阶段博弈的意愿非常强烈——今天仅仅一个上午,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就获得了2400万份的大额申购,想要抢先布局节后可能的反弹行情。
个人认为,板块由以下三重动力驱动的长期上升通道,目前正在打开——
一、短期看点:业绩修复是明牌,脑机接口等新技术是催化
医疗器械每年的业绩表现普遍是“前低后高”,下半年改善的劲儿更足,所以三季报会是一个关键窗口。板块不少公司可能会靠新产品放量,或者因为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实现环比甚至同比的高增长。
Wind预测,2025年中证医疗器械指数预计归母净利润420.15亿元,同比增速或转正为+23.81%——这波业绩改善带来的估值修复,是确定性比较高的机会。
而且除了业绩这条主线,脑机接口这类前沿技术方向,肯定会间歇性带来主题投资的热度,值得大家保持关注。
二、政策定调:“反内卷”是最大利好
第十一批国家集采文件核心原则就四个字——“防围标、反内卷”。
具体怎么反?最关键的变化是,不再简单以最低价作为中标的唯一标准。这意味着过去那种低质的价格战有望缓和,企业只要能做出有临床价值的好产品,就能获得合理的利润空间。这对行业是真正的长期利好,也给了产业创新“呼吸”的空间。
重要的是,上海最近也推出了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方案,目标很明确:到2027年,要新增超500张国内三类证(最高级别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和超100个海外市场获批产品——产业升级的决心,直接摆在了台面上。
三、长期核心逻辑:创新是魂,出海是路
今年至今,我国获批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又创了新高。像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仪这种玩意,技术壁垒很高,能批下来说明咱们的“真创新”能力上来了,不再是简单的仿制。。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有多款医疗器械创新产品成功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出海也进入新阶段。这是最有说头的一点:今年上半年,科创板里做医疗器械的公司,近三成海外收入占比超过30%。其中最标志性的事件是老大迈瑞医疗,海外收入第一次这么接近50%——这是个分水岭,说明中国医疗器械公司有能力在全球市场分蛋糕了。
来源:迈瑞医疗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而且迈瑞用已经66亿跨界收购惠泰医疗部分股权,进军心血管领域,这是一个强烈信号——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龙头公司通过并购来扩充产品线、进入新领域,是做大做强的必然路径。
近期资金大幅涌入的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标的指数重仓中迈瑞医疗占比将近14%,其他还包括联影、爱美客等龙头,超八成成分股都在科创板和创业板,科技成长属性鲜明。
目前医疗器械最坏的时间以过去,下一步迎来估值体系的重塑是大概率事件。感觉,这次的空间,比以往都更值得期待。
作者:呦呦切克闹闹闹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