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最新一代 iPhone 的發布,為股價注入了新的上行動能。各大城市出現長隊,需求在入門款與高階 Pro 系列之間均衡分布。
人潮、利潤與市佔
蘋果的新品發表一向盛大,此次亦不例外。據報導,供應商已被要求將售價 799 美元的 iPhone 17 產量提升多達 30%,因為預售需求超出預期。這與過往不同——蘋果過去傾向推動消費者選擇高價機種,如今標準版已搭載以往僅限 Pro 系列的功能,更直接迎合價格敏感型用戶。 Pro 與 Pro Max 仍然供不應求。從北京的徹夜排隊,到倫敦較去年更龐大的群眾,高階機種依舊吸引力十足。整個產品線的需求強勁有助於防守市佔,但若便宜機型成為主力,利潤率可能承壓。財務上,蘋果依舊獨樹一幟。營業利潤率接近 32%,股東權益報酬率高達 156%,營收突破 3,000 億美元。但代價是估值偏高:本益比超過 30 倍,現金流倍數接近 38 倍,而未來盈餘增速預估不到 9%。投資人為品牌與穩定性付出高昂溢價,留給失誤的空間相當有限。
技術面顯示多頭回歸
日線圖顯示氛圍明顯轉向。股價持續走出「高點更高、低點也更高」的節奏,這通常是可持續上漲趨勢的基石。今年上半年長時間的盤整,如今正逐步讓位於更具建設性的價格結構。 均線走勢進一步強化這一變化。50 日均線已上穿 200 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許多交易者視之為趨勢轉折的確認訊號。50 日均線目前也正作為動態支撐,而自 8 月低點延伸的上升趨勢線正引導行情復甦。結構與均線的契合,顯示買方信心正在提升。先前反彈缺乏成交量支撐,但這次突破震盪區高點時,成交量顯著放大,顯示資金正廣泛參與,願意在更高價位進場。若此態勢持續,股價上行阻力最小的路徑將指向 2024 年 12 月的高點。 接下來的關鍵在於,蘋果能否在回檔時守住突破位。回測已被突破的壓力區並不罕見,屆時股價的表現將成為檢驗趨勢強度的重要依據。目前來看,技術面背景為今年以來最強,多頭終於掌握主導權。
AAPL 日線燭台圖
原創作者:Capi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