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快手星芒短剧与快手可灵AI共同推动的“AI创想剧场”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其中首届高校大学生AIGC短片短剧作品征集推荐活动的特别单元——AIGC影像创作营在中国传媒大学圆满举办,进一步彰显了快手星芒短剧与可灵AI在AIGC影像创作领域的引领作用。
AIGC影像创作营圆满举办,激发青年创作活力
9月14日至17日,AIGC影像创作营在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启动。该活动由中国视协网络视听艺术创作委员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短视频内容工作委员会、快手星芒短剧、快手可灵AI、福建广电网络集团、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活动聚焦AIGC技术与视听艺术的深度融合,旨在搭建发掘优秀青年人才、孵化优质内容的创新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全面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与科技融合能力。
创作营邀请了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十一所高校的22名创作成员参与。活动期间,《新世界加载中》总导演陈翔宇、《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导演陈坤、《万里星河千帐灯》导演祝上等业内知名导演,结合自身创作实践,为同学们带来了关于AI实拍应用、AI影视行业现状、AIGC创作实战等方面的前沿、系统创作指导。
经过几天的封闭创作,来自11所院校的师生完成了11部微短剧和110部短片创作。经评审,遴选出最佳作品、优秀作品、好作品等优秀AI短剧作品,充分展现了高校学生在AIGC创作领域的卓越潜力。其中最佳作品包括北京电影学院《狗圣》、中央美术学院《我遇见麒麟的那一天》以及中国传媒大学《自新世界》。此外北京大学《仓颉造字》、中央戏剧学院《REVERSE》等分别获得优秀作品和好作品。
此次创作营的成功举办,是快手星芒短剧与快手可灵AI在高校层面推动AIGC影像创作的重要举措。早在7月2日,在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上,快手星芒短剧就已正式发布了“AI创想剧场”计划。快手星芒短剧负责人张兰兰表示,快手星芒短剧将联合可灵AI面向所有AI微短剧创作者、爱好者、顶尖高校等,推动微短剧创作实现“全民共创”,构建“微短剧新世界”。
快手星芒短剧携手可灵AI,AIGC微短剧领域成就显著
作为最早入局微短剧的平台之一,快手星芒短剧在AIGC微短剧领域早已取得了显著成就。平台数据显示,快手已成功推出超千部星芒微短剧作品,其中有351部微短剧进入“破亿俱乐部”。截至2024年7月,平台微短剧日活用户规模突破3亿大关。近年来,快手星芒短剧一方面不断拓宽微短剧题材,打造精品化微短剧,另一方面鼓励技术创新,持续加大对AIGC微短剧的投入,提升微短剧呈现水准。
去年,快手星芒短剧联合可灵AI推出了国内首部AIGC奇幻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该剧上线2周播放量就突破了5000万,领先行业半年。今年6月25日,双方又共同推出了全球首部AI单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该剧不仅题材涉猎广泛,叙事体量庞大,首集《马丁症》上线即突破8000万播放量,单集互动量超1000万,重新定义了AI微短剧的高度。
在整个“AI创想剧场”活动中,可灵AI发挥了关键作用。它能够直接把创作者的“想象力”转变为“视觉化”内容,为微短剧行业造血。此外,快手还通过“星芒微短剧×可灵 AI”创作者孵化计划以及“星有灵犀—AI微短剧创作大赛”等活动,激发了更多普通人的创作灵感,借助可灵 AI 创作出了大量高质量的微短剧作品。
AIGC影像创作营的圆满举办,以及“AI创想剧场”计划的持续推进,标志着快手星芒短剧与快手可灵AI在AIGC影像创作领域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未来,快手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携手更多创作者,以可灵AI为技术支撑,推动AIGC技术与微短剧创作的深度融合,为用户带来更多优质的微短剧作品,共同谱写微短剧行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