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车企吉利通过构建全球化研发体系,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逐步实现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转型。其位于瑞典哥德堡的欧洲创新中心(Uni3)及瑞典研发中心(瑞研),作为吉利全球化战略的核心支点,不仅承载着安全技术、全球架构的研发使命,更成为混动技术、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突破的关键引擎。本文将从技术体系、地缘优势、产业生态三个维度,深度解析吉利欧洲研发中心的战略价值与行业影响。
一、技术体系:从安全到智能的全链条突破
吉利瑞研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安全+智能”的双轮驱动技术体系。作为吉利安全技术的摇篮,瑞研通过吸收沃尔沃的安全开发理念,构建了覆盖设计、验证、生产的闭环安全体系。例如,其首创的“第三吸能盒”专利技术,通过在防火墙卸力通道增设30cm吸能盒,将碰撞时防火墙形变量降低20%,在混动车型动力总成后移的场景下,显著提升乘员舱安全性。此外,十宫格门槛梁、第三代大型一体式压铸后端铝车身等创新结构,使车身扭转刚度达41600牛·米每度,成为承载式车身全尺寸SUV中的最高标准。
在智能驾驶领域,瑞研开发的“失效安全”方案实现了L2-L4级别的冗余设计,通过独立供电系统、冗余信号传输及拓扑结构,确保制动、转向、驱动失效时车辆仍能安全行驶至维修点。这一技术已应用于极氪9X,其搭载的千里浩瀚H9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通过双Thor-U芯片(算力超1400TOPS)、5激光雷达及43个感知单元,构建了全球首个“全域、全向、全时”感知矩阵,实现L3级自动驾驶的全场景安全冗余。
混动技术方面,瑞研推出的浩瀚超级电混系统,通过三电机兆瓦电驱、2.0T电混专用发动机及全球功率最高的增程发电机,实现了“纯电、增程、混动”三模合一,零百加速3秒级,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这一技术突破使极氪9X成为全球混动SUV中性能与能效的标杆。
二、地缘优势:北欧生态赋能技术验证与市场拓展
吉利欧洲创新中心(Uni3)选址哥德堡,充分利用了北欧的极端气候与复杂地形进行技术验证。例如,Colmis试验场在-30℃低温下测试电池性能、热管理系统效率及车身密封性,而Hällered试验场则通过森林山地、海岸公路等场景,优化底盘操控性与防腐性能。这种“天然实验室”模式,大幅降低了海外测试成本,同时提升了技术适配性。
此外,哥德堡作为北欧交通枢纽,2小时航程覆盖欧洲主要汽车市场,便于零部件进出口与供应链协同。瑞研与丰田、博世等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促进了技术协作与资源共享。例如,瑞研与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在自动驾驶算法、电池材料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加速了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落地。
三、产业生态:从技术高地到全球竞争力
瑞研的技术突破不仅服务于吉利内部品牌(如极氪、领克、沃尔沃),更通过开放合作模式构建了全球产业生态。其开发的CMA、SEA、GEA等全球架构,已应用于超过400万辆汽车,覆盖吉利、领克、极氪、沃尔沃等品牌,实现了技术赋能的规模化效应。例如,极氪9X基于浩瀚-S架构打造的“浩瀚安全盔甲”,通过四大一体式集成结构及高压配电盒主动翻转防护,成为混动领域的安全天花板。
在市场层面,瑞研的技术输出直接推动了吉利欧洲市场的拓展。极氪9X预售1小时订单超4.2万辆,总订单破5万,印证了其“全球超豪华SUV新旗舰”的市场认可度。这一成绩背后,是瑞研通过属地化开发(如欧盟市场车内环境标定、拖挂场景热管理需求设定)实现的精准产品定位。
结语:全球化研发的“吉利范式”
吉利欧洲创新中心与瑞典研发中心的实践,揭示了中国车企全球化战略的核心逻辑:以技术为纽带,融合地缘优势与产业生态,构建从研发到市场的闭环竞争力。瑞研作为吉利全球化研发体系的“前瞻技术高地”,不仅推动了安全、混动、智能驾驶等领域的标准制定,更通过开放合作模式,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未来,随着极氪9X等产品的市场落地,吉利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全球汽车技术领导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