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浪潮席卷香江,本以为小米新品发布会成为市场最大催化剂,结果却反而给了“倒车接人”机会。
整个午盘,南向趁一众港科股震荡走弱期间大幅买入了71.38亿元。热门两融标的中,“小米+腾讯+阿里”含量超32%的港股科技50ETF(159750)上午被净买入4000万份,按照实时净值估算超过4800万。
这个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港股科技指数,最近10个交易日“吸金”2.87亿,显示资金正在节前持续抢筹,或许在博弈节后港股科技板块的下一波行情。
消息面上,雷军在昨天的新品发布会上,直接将小米17对标苹果,并且坚持“加量不加价”,继续用高端配置与亲民价格的组合抢占市场。
不过真正的看点还是在于其手机芯片:这次小米17带的是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雷总说这个芯片用的是最新的3nm工艺,功耗降了10%,主频居然达到了4.6GHz,性能听起来确实很强。
此外,发布会还提到小米汽车的交付正在大大提速,部分车型相比原定交付期有望提前足足6周,最多的甚至能提前两个月——手机、汽车、芯片等核心赛道齐发力,小米已经从一家互联网公司彻底成长为一家“硬核科技公司”了,这也是很多港股科技股的共同趋势。
从技术分析看,港股市场的14天RSI指标通常是个有效的参考。根据历史经验,当这个指标突破70,往往意味着市场短期买盘过热,存在超买风险;而当它跌破30,则意味着市场可能出现超卖,有反弹的动能。
目前,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RSI分别处在64.5和66.8的中性偏上位置,还没进入极端区间,节后应该还有一波行情。
【唯一100%覆盖“中国科技十雄”的港股科技类指数】
目前港科类指数中唯一一只100%覆盖“科技十雄”的就是港股科技,对互联网、硬件、半导体、医药等板块港股科技龙头布局很全面,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的就是这个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高达69.81%。
与恒生科技指数相比,港股科技指数成分股数量更多,在聚焦中国顶尖科技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还能广泛兼顾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潜力,整体弹性更大。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港股科技跑赢恒生科技约10个百分点。
随着双节到来,市场可能还会继续震荡,但中长期向上趋势不改,所以反而是不错的加仓或调仓机会。目前港股这里科技板块仍是核心主线,可以采取分批布局策略,利用市场震荡逐步建立相关仓位,和南向一样埋伏下一波主升行情。
作者:呦呦切克闹闹闹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