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如何看待美加征专利及品牌药品关税?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跌近2%,资金逢跌加仓超1.15亿元!机构:实际影响有限!

2025-09-26 13:22:22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今日(9.26),受海外消息影响,港药大幅回调,可T+0交易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一度跌超3%,后跌幅收窄至1.81%,盘中成交额快速突破20亿元!资金逢跌布局,继昨日巨幅揽金超3.3亿元后,今日盘中再度大举“吸金”超1.15亿元!截至9月25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最新规模超217亿元,规模和流动性持续领跑同类!

image

消息面上,据报道,当地时间9月25日,美方高层宣布,自10月1日起,美国将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措施包括:对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对厨房橱柜、浴室洗手台及相关建材征收50%关税;对进口家具征收30%关税;对进口重型卡车加征25%关税。

截至11:30,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飘绿: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翰森制药、科伦博泰生物跌超2%,百济神州、康方生物跌超1%,石药集团微跌。

image

【美药品政策点评:实际影响有限】

近期,美高层声称要加大对引进中国药品的限制,引发市场担忧国产创新药出海前景,但交银国际认为,实际影响有限。主要考虑以下两点:1)此前的游说发起者主要是美国生物科技企业及投资者,MNC参与度低,实际影响力有限;2)MNC对中国医药创新的依赖度提升,行政令推进难度较大。

(来源:交银国际20250918《择时布局创新药产业链低估优质标的》)

【我国创新药产业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天风证券认为,我国创新药产业成果丰硕,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1. 资金端——已具备自我造血能力:中国BD交易金额快速上升,首付款和交易总额占比双高。近3年,BD交易已成为创新药企业重要的收入来源,2025H1,BD交易首付款金额为241亿,占中国内地企业融资总额的28%。2025年至今,中国内地首付款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BD交易总额达465亿美元,占全球总交易额的36.2%,远超2024年及之前年度。

image

2. 政策端——全面支持“真创新”:政策推动行业聚焦“真创新”,大力支持“真创新”发展。2021年《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复制选中秒转数据床研发指导原则》的发布推动创新药产业界聚焦具有临床价值的药物开发。2024年7月5日,高层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

image

3. 人才端——梯队合理:中国在医药工程师资源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表现为规模大、成本低、年龄轻三大特征。规模上,据CSET统计,中国理工科博士毕业生在2004年前后反超美国,并一路领先,根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大学毕业的理工科博士人数约为美国的两倍,除此之外,中国博士教育的质量也在持续提升。成本上,中国医药工程师的年薪仅为美国的1/3-1/2;年龄上,中国比美国年轻近10岁。这三大优势共同构成了中国在医药工程师方面的“红利”,为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image

(来源:天风证券20250923《创新药产业趋势已成》)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100%布局创新药!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是弹性更高的创新药,截至7月末,2025年内涨幅超109%,港股医药类指数领先!

image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A类:021030;C类: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该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2020-2024)的涨幅分别为88.80%、-21.59%、-25.60%、-22.80%、-10.5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