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能辉科技(301046.SZ)光伏储能为基,AI与机器人驱动的三重增长新路径

2025-09-26 15:10:50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能辉科技正以三重增长逻辑的扎实落地,完成从传统光伏服务商到综合能源科技企业的跨越,在行业转型浪潮中持续释放技术创新价值

在新能源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争的关键阶段,成立于2009年的能辉科技(301046.SZ)已突破传统光伏企业的常规发展局限。

依托“光伏储能筑根基、AI赋能提效率、机器人拓增量”的三维战略,公司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走出了一条差异化成长道路,正从传统光伏服务商向综合能源科技企业加速转型。

一、光伏+储能:协同发力筑牢增长基本盘

能辉科技的创新探索始终以核心业务为支撑。作为一家以光伏电站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及投资运营为主营,同时布局新型储能、智能微电网(含虚拟电厂)、商用车充换电等新兴业务的新能源技术服务商,面对近年来的光伏行业竞争压力,公司通过优化营收结构、拓展海外市场、深化内部管理,不但实现了光伏与储能业务的协同增长,更为AI、机器人等创新业务提供了稳定的资源支撑。

从营收结构来看,据公告所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伏电站系统集成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达96.43%,其中户用分布式业务占比超50%,持续巩固这一驱动营收增长的核心引擎。与此同时,“光伏+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了业务附加值——在户用场景中,储能系统可解决光伏发电“白天多、夜间少”的痛点,提升用户用电稳定性;在工商业场景中,储能系统能平抑用电峰谷差,帮助企业降低电费成本,间接推动光伏业务签约量提升。

海外市场拓展也为储能业务打开新空间。2024年,公司已在欧洲、中东地区落地海外储能项目;今年以来,公司进一步加大全球化布局力度,不仅成功搭建专属海外销售渠道,还启动海外储能子公司建设,目前荷兰子公司已完成注册,英国、波兰等地的储能项目正按计划推进,未来海外业务有望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补充。

内部管理变革则为核心业务增长注入内生动力,当前公司围绕“提效降本”启动三项关键改革:一是对业务线进行重新分类,聚焦光伏、储能、充换电三大核心赛道,减少业务分散性;二是将原有的“区域业务管理模式”,升级为“财务+业务双核心考核模式”,以营收、利润、应收款为关键指标,强化项目盈利能力管控;三是推行事业部垂直化管理,对各业务线的营收、成本进行精细化核算与管控。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据公告,2025年上半年,其光伏电站系统集成营收同比增长44.80%,电力工程设计营收同比翻倍,电站运营收入同比增长76.66%,经营活动现金流也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幅达179.26%。

二、AI赋能能源:携手蚂蚁数科重构管理全链路

在夯实核心业务基础的同时,能辉科技积极探索“能源场景+数字技术”的跨界融合,以AI技术推动能源管理效率革新。据公司规划,拟于2025年9月,能辉科技将与蚂蚁数科在外滩大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能源AI智能体”应用,从投资、运营、资产退出三大核心环节,重构新能源项目的管理范式。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这一合作的核心支撑,是能辉科技十余年积累的产业经验与技术沉淀。作为国内山地光伏设计技术的引领者之一,公司曾携手国家电投贵州金元共同培育贵州省光伏电站市场;同时,公司也是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领域的先行者,早在“金太阳”补贴政策时期,便在珠海投资运营了25MW分布式光伏电站,该项目在当时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之一。丰富的项目实践,让公司积累了海量光伏电站设计规范、运营数据、技术参数等“产业Know-how”,这些数据成为“能源AI智能体”模型训练的核心知识库,为AI技术落地能源场景提供了产业基础。

具体来看,“能源AI智能体”将在三大环节实现对能源管理的赋能:

在投资端,AI技术将大幅提升光伏项目设计与投标效率。在光伏电站设计业务中,系统将能辉科技积累的产业Know-how、行业规范等数据输入知识库,AI可自动生成符合项目需求的设计方案,并同步完成技术经济分析、标书撰写等工作。

在运营端,AI技术将优化电力交易与设备运维效果。依托蚂蚁数科的时序大模型(可精准预测电价、负荷波动)与电力交易系统,结合能辉科技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资产,双方将共同开展智能电力交易服务——AI可实时分析电价走势、用户用电负荷,为电站制定最优电力交易策略,同时结合储能系统实现“发电-储电-用电-交易”的一体化管理。

目前,能辉科技已计划在广东省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部署该系统,据公司测算,该系统落地后有望将电站收益率提升。此外,AI技术还将应用于设备智能巡检与故障预警,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数据提前识别故障风险,降低运维成本与停机损失。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在资产退出端,AI与区块链结合将激活沉淀资产的流动性。能辉科技正推进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上链”工作,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确权、份额拆分,让原本难以快速变现的能源资产具备标准化交易属性,便于引入社会资本,加速资金周转,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三、机器人破局:自主创新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如果说AI合作是“借外力”推动效率升级,那么布局机器人领域则是能辉科技“练内功”开辟新赛道的关键举措。

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电动重卡等新能源商用车成为减排降碳的重要载体,而充换电效率是制约电动重卡推广的核心痛点——基于这一市场需求,能辉科技聚焦重卡充换电场景,通过自主研发推出核心产品,并向多元机器人场景延伸。

目前,公司已成功开发多种形式的重卡、矿卡充换电系统,更研发出**国内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轨智能充换电机器人“小蚁”(AGV 2.31),该产品已在重卡充换电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

相较于行业现有换电技术方案,“小蚁”机器人通过多项核心技术创新实现突破:一是融合无轨智能、AI视觉识别SLAM激光定位技术,可实现25米远距离精准导航与自动避障,适应复杂场地环境;二是支持OTA空中升级,能实时迭代算法,提升设备适配性;三是采用伺服液压举升技术,可在3分钟内完成重达3吨的重卡电池更换,大幅提升换电效率。为覆盖不同应用场景,公司还同步自主研发了侧向有轨换电机器人(RGV)、顶吊换电机器人,形成多产品矩阵,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从市场反馈来看,换电机器人业务已初步显现商业价值。据公开资料,截至2025年5月,电动重卡换电技术服务已为公司贡献部分营收,近期已签订及正在商谈的合同金额约4000万元;能辉科技方面表示,随着电动重卡渗透率提升,2025年四季度末及2026年(即明年)的订单增长预期乐观,业务放量节奏有望加快。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在核心产品基础上,公司还在推进机器人业务的场景延伸与品类拓展。目前,能辉科技正以第三代AI智能换电机器人(AGV)为技术底座,联合知名高校、头部机器人厂商开展合作,开发多元机器人产品:一是针对“光储充换+应急充电”五位一体综合服务区,研发人形机器人,用于提供充电引导、设备巡检、应急服务等功能;二是开发轮式机器人、机器狗,计划应用于光伏电站运维、组件清洗、储能站安全巡检等能源业务场景,进一步打通能源业务“自动化+智能化”的闭环。

此外,未来公司还计划在大型物流服务区、商业综合体户外停车场等场景,探索人形机器人的综合服务应用,持续拓宽机器人业务的增长空间。

结尾部分

从光伏储能的“根基筑牢”,到AI赋能的“效率革新”,再到机器人赛道的“增量突破”,能辉科技的三重增长逻辑层层递进、脉络清晰。

这家深耕新能源领域十余年的“光伏老兵”,其正以三重增长逻辑的扎实落地,完成从传统光伏服务商到综合能源科技企业的跨越,在行业转型浪潮中持续释放技术创新价值,为自身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