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5年的第39周,港交所2家上市,5家招股,2家聆讯,25家递表
当周上市(2家)
高端母婴品牌 $不同集团(06090)$ (首日+43.96%)
汽车制造商 $奇瑞汽车(09973)$ (首日+3.80%)
当周招股(5家)
肿瘤和自身免疫等领域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 $长风药业(02652)$
分拆自紫金矿业的 $紫金黄金国际(02259)$
高端黄金手表生产商 $西普尼(02583)$
智能座舱头部公司 $博泰车联(02889)$
$奇瑞汽车(09973)$
通过聆讯(3家)
肿瘤和自身免疫等领域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长风药业
家用电车充电桩提供商智达科技
机电工程的老牌承建商金叶国际
递表公司(25家)
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的技术驱动型公司天赐材料
专注于X射线成像系统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深圳迅策科技
综合预制钢结构建筑分包服务提供商绿美股份
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和存储芯片提供商北京云推科技
汽车制造商大阳摩托
专注于家居清洁护理和膳食补充剂的新消费品牌公司万辰集团
领先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中微半导体
专注在代谢、炎症和心血管疾病领域开发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商业价值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浙江科盛科技
双林股份
山金国际
广州极飞科技
万兴科技
晶晨半导体
浙江东方肯普尔斯电子
魔视智能科技
合林微纳
广东融泰药业
兴辰科技
南京英派药业
嘉都科技
江苏瘦西湖文化旅游
合肥优爱智汇机器人
TOP TOY
FJD Inc.
山东宝盖新材料科技
其他
海辰储能港股IPO暂缓,计划未来三个月重启
上周个股表现
港股市场近期动态显示,不同集团挂牌首日表现强劲,开市上涨43.96%,交易总额达高额,转手率高。不同集团收入从2022年的5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4.9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达236.8%。
奇瑞汽车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公开认购倍数是308.18倍,国配认购倍数为11.61倍。上市首日全天成交金额高达26.0亿港元,实际换手率高达47.50%。
紫金黄金国际作为大型资源分拆案,本次全球发售规模大、引入多家国际基石(包含GIC、BlackRock、Highland等在内的机构性资金),发行价已在招股窗口阶段确定为71.59港元/股,但在9月下旬的极端天气影响下,挂牌时间表与簿记节奏出现短期调整(相关新闻披露称其挂牌时间由9月29日顺延至9月30日左右,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市场对其募资规模与矿山资源储备表示高度关注
同时,长风药业和上海智达科技顺利通过上市聆讯,长风药业预计将成为今年港股生物医药行业规模较大的首次公开发售项目。
此外,天赐材料、北京君正、南京英派药业等多家公司提交了上市申请资料。值得一提的是,海辰储能作为领先的全球能源存储供应商,其IPO暂缓但计划重启,进一步凸显了香港作为全球融资热点的地位,新股上市数量和募资金额均创近年新高。
结合2025年9月港股IPO整体趋势,市场复苏势头强劲,如博泰车联网将于9月30日正式挂牌,而紫金黄金国际计划于9月29日开启交易,这进一步凸显了香港作为全球融资热点的地位,新股上市数量和募资金额均创近年新高。
长风药业招股
长风药业于9月26日起至10月2日招股,预计2025年10月8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招银国际联席保荐。
公司计划全球发售4119.8万股H股(占发行完成后总股份的约15%),其中10%为公开发售、90%为国际发售,机制B。另有15%超额配股权。每股发售价14.75港元,每手100股,入场费约1490港元,最多募资约6.08亿港元。此次无基石投资者参与。
公司是专注于肿瘤和自身免疫等领域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主要从事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多个在研管线,包括针对肿瘤和免疫疾病的药物。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已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中确立了领先地位,并取得强劲增长的往绩记录。 业绩方面,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6个月,公司营收分别为人民币若干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若干亿元。
业绩方面,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6个月,公司营收分别为3.49亿元、5.56亿元、6.08亿元、1.4亿元及1.36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49亿元、0.31亿元、0.21亿元、0.06亿元及0.13亿元,2023年扭亏为盈。
挚达科技通过聆讯
9月25日,挚达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或很快将在香港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申万宏源。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电车充电桩提供商,以向汽车制造商及用户提供高质量智慧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为切入点,开发了由高质量产品、增值服务及强大数字化平台构成的“三位一体”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按销量计,公司的中国市场份额达13.6%,全球市场份额达到9.0%,按销售额计,公司排名第三,市场份额约为6.6%。按2024年全球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销售额计,公司的市场份额约为3.9%。
目前全球已累计出货130万台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及在中国已累计出货120万台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于往绩记录期间,按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销量计,公司的中国市场份额达13.6%,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9.0%。公司亦已开发毛利率较高且收入潜力优厚的先进产品,包括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及EMS解决方案。公司建立了中国最大的充电桩服务网络,提供上门安装及售后服务。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覆盖全国超过360个城市,完成合计130万次安装及售后服务工作。公司的数字家庭能源管理服务亦包括共享充电、家庭充电用户增值服务等。
业绩方面,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前5个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亿元、6.7亿元、5.9亿元及2.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3亿元、-0.6亿元、-2.4亿元及-0.2亿元。
天赐材料递交招股书
9月22日,天赐材料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广发证券。
公司是全球电解液领域的领导者,是一家以科技创新驱动的全球领先新能源和先进材料公司,主要专注于向全球企业客户提供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是全球电解液领域的领导者,凭借垂直整合能力以及创新技术脱颖而出,整合了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完整价值链的生产,包括LiPF6、LiFSI、添加剂以及碳酸锂等。
同时,公司已将业务成功拓展至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及磷酸铁锂)和锂电池用胶(包括PACK结构胶和粘结剂)领域,形成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解决方案,且已布局将广泛应用在智能驾驶、eVTOL、半导体、尖端工程及AI热管理等新兴领域的先进材料。
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和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业务两大板块,其中: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主要包括电解液及其核心材料、正极材料(磷酸铁、磷酸铁锂)、PACK结构胶及黏结剂。此外,战略布局了锂电池循环再生业务,重点围绕退役及废旧锂电池循环再生及生产过程中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循环再生。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业务:主要有卡波姆、表面活性剂(包括氨基酸及两性表面活性剂)、硅油及阳离子调理剂等日化材料以及有机硅、橡胶助剂材料及其他先进材料等特种化学品。
业绩方面,在2022-2024三个年度以及2025年前5个月,公司的营收分别为223.17亿、154.05亿、125.18亿和70.29亿,年复合增长率为44.91%;同期净利润58.44亿、18.42亿、4.78亿和2.65亿,
当周新股上市
$Megan Holdings Ltd.(MGN)$ (首日+21.25%)
下周上市
$Knorex Ltd.(KNRX)$
$Fermi LLC(FRMI)$
$Neptune Insurance Holdings(NP)$
其他递表
香港企业制服供应商星妍控股 Angie Holdings
香港餐饮运营商Ga Sai Tong Enterprise(GST)
在线人寿保险市场和分析平台提供商Ethos Technologies, Inc.(LIFE)
新加坡中小企业咨询服务公司YCS Group Holdings
美国财产和意外险承保和分析平台Exzeo Group(XZO)
日本可持续废物管理解决方案公司Seahawk Recycling Holdings(SEAH)
香港互联网营销公司PressLogic Limited(PLAI)
香港日料餐饮运营商灘五郷 CSC Collective Holdings(CSC)
加州数字资产信托公司和证券公司BitGo Holdings, Inc.(BTGO)
税务及财务咨询公司安达信集团公司 Andersen Group Inc.(ADNG)
Fermi即将上市
$Fermi LLC(FRMI)$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定,首次提交S-1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计划发行25,000,000股普通股,并给予承销商30天内最多3,750,000股的超额配售选择权。预计发行价区间为18.00美元至22.00美元,目标募资最高5.50亿美元,IPO后公司估值约131.6亿美元。联席主承销商包括UBS Investment Bank、Evercore ISI、Cantor和Mizuho,其他参与承销或顾问的机构还包括Macquarie Capital、Rothschild & Co、Stifel、Truist Securities、Berenberg和Panmure Liberum等。
公司是一家新兴的能源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开发商,由前美国能源部长Rick Perry担任重要顾问,致力于打造融合清洁能源与超大规模计算的全新平台,服务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计算(HPC)的快速增长需求。根据公司规划,其在德州Amarillo的旗舰项目“Project Matador / HyperGrid”占地约5,236英亩,目标电力容量高达11吉瓦(GW),采用天然气、太阳能、储能和未来的核能等多元化能源组合。公司强调“behind-the-meter”运营模式,部分电力生产和供给脱离公共电网,直接面向其数据中心和企业客户。公司已向美国核监管委员会(NRC)递交部分与四座Westinghouse AP1000反应堆相关的许可申请,未来将逐步补充安全和环境等细节文件。
公司提供覆盖能源与算力多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包括:(1)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面向AI和HPC客户提供低延迟、可扩展的计算环境;(2)清洁能源供应:自有发电设施覆盖天然气、太阳能、电池储能和未来的核能电力,保障数据中心长周期稳定运行;(3)REIT结构:以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形式运营,符合美国税法要求,保障投资者的分红收益;及(4)其他创新项目,包括下一代核能许可开发和合作方验证。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是公司的旗舰业务,目前在规划阶段,未来将与能源供应形成一体化闭环。清洁能源供应是公司核心壁垒,确保在AI算力需求高速扩张背景下具备竞争力。公司正在率先开发以核能为长期稳定电力来源的路径,目前已进入前期验证阶段,并获得合作方认证。
业绩方面,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尚处于开发阶段,尚未实现营收。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投入支出约640万美元,运营亏损预计将持续若干年。公司在招股书中提示,未来发展受制于能源审批、核能许可、资本投入规模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