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9日 10:50,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强势上涨7.35%,成分股华虹公司上涨20.00%,芯原股份上涨17.42%,沪硅产业上涨13.14%,晶合集成,中科飞测等个股跟涨。科创芯片ETF(588200)上涨7.37%, 冲击3连涨。
规模方面,科创芯片ETF最新规模达404.04亿元,创近1年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份额方面,科创芯片ETF最新份额达157.57亿份。资金净流入方面,科创芯片ETF近6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1.86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33.65亿元,日均净流入达5.61亿元。
截至9月30日,科创芯片ETF近3年净值上涨157.04%,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19/1883,居于前1.01%。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9月30日,科创芯片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5.07%,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74.1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90%,年盈利百分比为100.00%,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为100.00%。截至2025年9月30日,科创芯片ETF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0.70%。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芯国际、寒武纪、中微公司、芯原股份、华虹公司、沪硅产业、华海清科、晶晨股份,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69%。
消息面,10月6日,OpenAI和AMD宣布达成一项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基于AMD处理器的AI数据中心。根据该协议的条款,AMD将在为期四年的协议中,向OpenAI提供数十万块人工智能芯片,OpenAI承诺将购买价值6吉瓦的AMD芯片,从明年开始将首先购买MI450芯片。
有机构表示,AI目前北美云厂商的闭环已经形成,业绩端高速增长已经可以反哺资本开支扩大,算力仍然供不应求。英伟达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3万亿-4万亿美元,目前仍有数倍增长空间,需求明确。国产算力方面,半导体产业链持续攻关,突破生产障碍的同时扩产持续推进,国产算力大规模放量已在前夜。
东吴证券指出,全球算力、存储及高速互联需求进入指数级扩张阶段。AI服务器代工、PCB、光通信、液冷及高速连接器等关键环节将充分受益于AI基础设施重构,行业景气度有望迎来由量变到质变的跃升,开启新一轮深层次、长期化的繁荣周期。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