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港股回调至节前位置,相关资产是否还能“上车”?

2025-10-10 09:01:09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在国庆期间,相信大家都玩的不亦乐乎,但是在香江对岸的港股市场,却在悄然上演高位回调的戏码。

长假期间港股仅在10月2日、3日、6日、8日开市,其间恒指走出“先冲高、再连跌”形态,累计回落约1.7%,恒生科技指数亦回吐大部分涨幅,恒生指数基本跌回了节前位置。

但我们若拉长时间至年内行情表现看,截至10月8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已分别上涨33.75%、45.79%,由此可见港股整体的中长期趋势仍旧未改,那为什么十一期间会出现如此回调呢?

年内港股向上趋势仍未打破

image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截至:2025.10.08

从宏观角度来分析的话,港股“长假连跌”主要有三大成因:

首先就是港股节前短线涨幅过大,也导致了技术回调压力集中释放。

9月恒指单月涨9.4%,恒科指涨13.9%,创2021年以来最佳9月表现,短线超买明显。10月2日恒指再拉1.6%后,RSI、MACD同步顶背离,触发程序化/量化盘集中止盈。

而多方数据表明,对于港股后市走势短期可能回调,但长期仍保持乐观。华泰证券提示,2010年以来港股国庆后首日回调概率超50%,需警惕短期获利回吐压力;星展银行则将恒生指数12个月目标从26000点上调至28000点。

市场齐齐落落都是常态,在长期逻辑向好不变的当下,短期调整也是其中的一些“调味剂”

恒生科技9月持续冲高

image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截至:2025.10.08

第二就是,港股的重要卖家——南下资金“缺席” ,这也导致内资托底力量真空。

据悉,10月1–8日港股通关闭,占日均成交额约15%的南向资金无法入场。期间日均成交仅1200–1700亿港元,低于9月均值近三成,承接力不足导致港股市场的“无量下跌”。

投资者要注意的是南向资金暂停后,市场暂时移除了最大多头力量,使得其他来源的卖压(如外资获利了结)在缩量环境下被放大,但绝非南向资金“故意做空”。因此从长期来看,资金方面的原因不用过于担心。

最后就是海外利空共振导致的风险偏好快速降温

10月1日美国政府开始停摆,当前美国政府关门僵局仍在持续。虽然特朗普总统表态愿与民主党就医保问题谈判,但其前提是民主党先重启政府,其立场引发双方进一步僵持,目前美国政府关门的结束时间仍不确定。

美国9月非农数据的披露或需等待至政府恢复正常运转后才会披露。后续若政府停摆持续,或将继续影响美国CPI等数据的披露。因此,市场对11月FOMC降息幅度产生分歧,美元、美债收益率反弹,压制外资风险敞口。

另一方面,AI龙头回调:10月7日纳指跌0.7%,市场担忧AI云租赁利润率,直接带弱港股科技、软件、数据中心板块。

港股相关资产是否还能“上车”?

从长期角度来看,港股市场聚焦互联网、创新药、医疗生物等核心领域,聚集了一批核心资产,因此港股市场的吸引力仍在,四季度仍然存在估值修复以及资金流入的预期。

而从胜率来分析,恒生指数市盈率仅8.89倍,仍处于近十年低位,长期而言胜率并不低。叠加内地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持构成基本面支撑,全球流动性宽松为行情托底,港股依旧“能打”,尤其是科技板块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而从具体基金分析,现在市面上跟踪基金较多的港股科技指数有4个,分别为恒生科技指数(HSTEHC),港通互联网(931637.CSI),中国互联网50(h30533.CSI),港股通科技(931573.CSI)

中国互联网50(一般称中概互联)中,是典型的“互联网纯度指数”。其成分股中,社交、电商、在线娱乐等细分领域占比超90%,半导体、硬件等“硬科技”几乎为零。腾讯及阿里合计占比超过50%,买入中国互联网50其实主要是买腾讯阿里。代表基金: 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513050)

恒生科技则呈现“硬科技+互联网”的均衡布局。互联网行业占比约47%,半导体、新能源车、消费电子等占比合计超34%。代表基金: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513130)

港股通科技的行业覆盖更广,呈现“硬科技+互联网+创新药”的更为均衡的布局,以“成长性”为核心筛选标准。其成分股中,生物科技、新能源设备等新兴领域占比约30%,且要求企业近两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10%或研发占比超5%。这种设计使其在医疗科技、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布局更早。代表基金: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513980)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与中国互联网指数有点类似,没有半导体及硬件等“硬科技”,但成分股权重相对分散,前三大分别为阿里巴巴,腾讯及小米,合计占约45%。易方达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

image
image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截至:2025.10.08

而对于港股后续的走势,机构则表现的更为乐观。国信证券认为,由于美联储的态度已经事实上更加鸽派,这有助于改善来自海外的流动性。此外8、9月份港股在业绩下修的背景下出现了进一步的上涨,这种不寻常恰恰代表了以中债利率为基础的风险溢价框架开始系统性发生作用。

方正证券同样认为,当前时点,港股上涨行情仍未结束,建议继续关注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低估值品种补涨机会。

方正证券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尾声阶段,同时政策利好不断释放,A股、港股市场信心显著回升。此外,南下资金仍在持续加速流入港股市场,叠加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港股流动性环境有望进一步受益。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