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10日 11:21,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下跌4.01%。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雅克科技领涨5.25%,华海诚科上涨4.88%,中科飞测上涨1.80%;中芯国际领跌7.47%,海光信息下跌6.86%,立昂微下跌5.91%。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下跌4.02%,最新报价2.2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9日,半导体产业ETF近2周累计上涨3.36%,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2。
流动性方面,半导体产业ETF盘中换手12.82%,成交4658.99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9日,半导体产业ETF近1周日均成交1.01亿元。
截至2025年10月10日 11:21,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下跌5.29%。成分股方面,东芯股份领跌12.83%,燕东微下跌11.88%,晶合集成下跌11.08%,华虹公司下跌10.47%,翱捷科技下跌9.45%。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下跌5.44%,最新报价2.59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9日,科创芯片ETF博时近2周累计上涨5.91%。
流动性方面,科创芯片ETF博时盘中换手21.58%,成交1.43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9日,科创芯片ETF博时近1月日均成交1.77亿元。
截至2025年10月10日 11:21,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下跌3.72%。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华海诚科领涨4.88%,广大特材上涨3.90%,云路股份上涨3.03%;厦钨新能领跌9.90%,容百科技下跌7.24%,长阳科技下跌7.01%。科创新材料ETF(588010)下跌4.20%,最新报价0.87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9日,科创新材料ETF近2周累计上涨7.24%。
流动性方面,科创新材料ETF盘中换手8.39%,成交2538.52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9日,科创新材料ETF近1周日均成交3548.19万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事件/资讯】
1)具身智能快速落地,AI机器人产业链进入放量期
赛力斯与火山引擎签署具身智能合作协议,智元机器人获得龙旗科技亿元级订单,同时美国Figure AI发布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展示了多场景服务能力。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加速商业化阶段,产业链从AI算法向传感、芯片、伺服系统、材料等核心环节延伸,带动智能制造与算力需求同步提升。
2)国产测试设备与前沿芯片技术双突破,创新动能增强
新凯来子公司将在湾芯展发布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性能较上一代提升约500%,标志着国产高端测试仪器加速替代。复旦大学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芯片,为突破摩尔定律极限提供新思路,显示我国科研机构在半导体前沿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
3)全球AI算力需求推升存储芯片周期性复苏
OpenAI计划未来订购90万片存储芯片晶圆,三星与SK海力士将成为核心供应商。美光、铠侠、闪迪等存储厂商股价大幅上涨,机构普遍认为AI算力需求驱动下,存储行业将迎来新一轮“超级周期”,带动全球半导体上行趋势延续。
【机构解读】
板块情绪延续高景气预期。国内创新链条表现强势,从高端仪器设备到新型芯片架构均现突破,政策与科研支撑产业升级。海外AI需求持续拉动存储、算力芯片景气,全球半导体周期有望提前反转。短期看,资金将聚焦具身智能、测试测量设备及存储芯片主线,中期则关注国产化进程与AI硬件生态协同带来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相关ETF】半导体 “产业+芯片+新材料”组合
半导体产业ETF(159582):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覆盖A股半导体材料、设备及相关应用等核心环节,行业纯度高、代表性强。
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及场外联接(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A:022725;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C:022726):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样本来自科创板芯片生态(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且成份不超过50只,科创属性与成长弹性更突出。
科创新材料ETF(588010): 跟踪“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成分集中在科创板的电子特气、半导体材料、锂电材料与高性能聚合物/膜等细分方向,赛道纯度高。
规模方面,半导体产业ETF最新规模达3.74亿元,创近1年新高。
份额方面,半导体产业ETF最新份额达1.61亿份,创近半年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半导体产业ETF近6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2040.40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9201.29万元,日均净流入达1533.55万元。
半导体产业ETF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从上市公司中,选取不超过40只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设备和应用等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半导体核心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微公司、北方华创、中芯国际、寒武纪、海光信息、长川科技、华海清科、拓荆科技、南大光电、安集科技,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18%。
科创芯片ETF博时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从科创板上市公司中选取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和设备、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相关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代表性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芯国际、寒武纪、中微公司、芯原股份、华虹公司、沪硅产业、华海清科、晶晨股份,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69%。
科创新材料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先进钢铁、先进有色金属、先进化工、先进无机非金属等基础材料以及关键战略材料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新材料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沪硅产业、西部超导、安集科技、天奈科技、凯赛生物、厦钨新能、容百科技、天岳先进、聚和材料、嘉元科技,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58%。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