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稀土永磁概念逆势拉升。消息面上,商务部近期发布多项公告,对钬、铒、铥、铕、镱等5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并首次将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磁材制造等全产业链设备与技术纳入管控范围。华西证券指出,此举不仅实现了对全部12种中重稀土元素的全覆盖,还明确对用于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生产的相关出口进行逐案审批,凸显稀土在半导体先进制程中的关键作用及其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此前,工信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的《稀土开发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已正式实施,强化了对稀土全流程生产管理。东方财富证券分析指出,政策加强对进口矿的总量调控和产品追溯管理,推动供给规范化;同时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风电装机持续增长带来的需求扩张,稀土板块供需格局改善,叠加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加速落地,中长期需求预期向好。
行业态方面,两大稀土巨头再次提价!北方稀土再次上调了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此次调价幅度超过前四次。包钢股份和北方稀土发布公告,宣布2025年第四季度的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千量,REO=50%),环比增长37%。如果稀土氧化物含量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相应增减524.10元/吨。
此外,刚果金钴配额分配方案正式落地,2026年和2027年每年设定9.66万吨的钴出口配额上限,其中基础配额8.7万吨,战略配额0.96万吨。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在该配额制度下,仅有约44%的钴产量可出口,叠加2024年全球钴供给过剩而未来两年将转向短缺,钴价中枢有望持续上移,资源型企业将显著受益。
后市来看,有业内人士认为,稀有金属板块趋势预计将延续。从供给端来看,中国配额管控、海外政策扰动、以及长扩产周期导致供给呈现钢性约束特征。中长期看,随着全球对稀有金属战略价值重视程度的增加,各国在供给端进一步收紧,对稀有金属的估值也有一定推升作用。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上半年,金属板块盈利增速进一步抬升,板块保持强势运行。细分板块中,稀土和钨、镍钴锡锑表现优异。板块持续上涨带动估值水平升至2022年以来高位,但距离2021年高点仍有空间,细分品种铝、锂、镍钴锡锑低估值优势突出。展望后市,稀土和钨的战略价值依然突出。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10月13日 09:55,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强势上涨1.13%,稀有金属ETF(159608)上涨1.14%;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0日,稀有金属ETF近2周累计上涨11.83%。成分股三川智慧上涨9.13%,金力永磁上涨7.4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91%,其中第一大权重股北方稀土上涨6.33%,中国稀土上涨5.52%,华友钴业、中矿资源等个股跟涨。Wind数据显示,该指数第一大权重行业为有色金属,行业权重占比近80%,其中稀土含量超21%,覆盖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等龙头股。
规模方面,稀有金属ETF最新规模达9.53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份额方面,稀有金属ETF最新份额达9.88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稀有金属ETF近3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53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2.79亿元。
稀有金属ETF(159608),紧密跟踪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选取不超过50家业务涉及稀有金属采矿、冶炼和加工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稀有金属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场外联接(A:019874;C:019875),一键布局稀有金属产业链。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