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机器人板块虽然跟着大盘一起走震荡,但资金的动作和盘面波动有点“背道而驰”——这一点值得细品。就看机器人指数ETF(560770),近5个交易日里3天都是净流入,累计吸金超2.1亿,要是拉到10天周期看,资金净流入更是直接破了4.7亿。
说白了,资金用真金白银布局,本质就是认了机器人赛道的长期价值,短期波动根本没动摇这个核心逻辑。
再看技术面,中证机器人指数的韧性也很明显。现在指数还是稳稳的上行趋势,5日、10日、20日均线排得很整齐,典型的多头结构。而且在20日-30日线之间应该还存在支撑,咱们短期内也不必过于恐慌。此外,每次有回调量能都会缩下来,这种“回调缩量、支撑有效”的走势,其实是市场共识的体现:大家都知道这个行业在往好的方向走,短期跌下来反而成了逢低进场的机会。
当然,真正撑住这个赛道的,还是产业端的硬逻辑。
最近有三个关键信号密集出来,直接把机器人行业从“慢慢积累”推向了“加速质变”的阶段。
1、Figure 03发布重点不在秀技术,而是将CNC加工换成压铸/注塑工艺,成本降超30%,还敢定年产能1.2万台、四年10万台的目标。
2、国内智元机器人获龙旗科技数亿订单,要部署近千台,打破以往小批量试点,说明机器人能解决制造业痛点。
3、宇树科技、优必选等企业也在接实单,应用场景扩大,行业需求放量;且各家底层关键技术趋同,核心指标达共识。
但其实我也知道对关注这个赛道的人来说,机器人产业链其实挺复杂的,技术更新又快,单拎一只股风险不低——核心部件企业可能突然遇到技术路线迭代,本体厂商的订单节奏也不好把握。
这时候中证机器人指数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覆盖了73家产业链公司,从减速器、伺服电机这些核心零件,到整机集成商,再到场景应用商,全链条都包了。而且它的编制规则很严,要求成分股50%的收入得和机器人本体或核心部件相关,还把无人机、智能机床这些和机器人生态相关的企业也加了进来,相当于“核心+生态”全覆盖。这样既能抓到龙头的红利,也不会漏掉细分领域的黑马。
现在机器人行业正站在一个关键拐点上:技术突破了,成本降下来了,订单也开始放量,这三者凑在一起,行业增速肯定要进入“加速期”。短期大盘波动导致板块回调,不是赛道逻辑坏了,只是估值在消化情绪。如果是打算长期布局的,现在趁着回调分批进场,其实是个能跟着行业一起成长的好机会——毕竟这种“技术+需求”双驱动的赛道,长期天花板还远着呢。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作者:ETF红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