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卫星板块又有好消息,10月11日上午,山东海阳附近海域,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遥二)轰鸣升空,成功将吉林一号宽幅星等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商业航天力量的又一次精彩亮相,标志着中国规模化低轨星座组网能力迈上新台阶!
虽然今天受关税影响,整体市场都在调整,卫星产业ETF(159218)截至发文也小幅收跌0.89%,但成交额突破4200万,而且从分时图来看,低开高走,早盘盘中还有过逆势翻红,后面或许会受周末好消息的提振。
Wind数据显示,卫星产业ETF在10月10日跌幅明显,资金也是净流入3122万元的,这说明资金还是看好卫星产业的。
并且卫星产业的基本面依然坚实,卫星产业长期的成长逻辑并没有动摇。
技术面上,火箭发射技术突破。这次发射的引力一号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6.5吨,性价比高,使用简洁,最重要的是——它在山东海阳实现了“一站式便捷发射”。从制造园区到发射港区只有6公里,真正做到了“火箭出厂即发射”。卫星在‘家门口’搭上车”的便捷发射模式也大大降低了转运成本。
而截至目前,海阳东方航天港已经成功保障了20次海上发射任务,把130颗卫星送上了天。更厉害的是,这里已经集聚了30个航天产业项目,总投资高达322亿元。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完整的商业航天生态。
政策面上,利好也是一个接一个。此前工信部已经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了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三大运营商现在都能做手机直连卫星服务了。上周五工信部又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这也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产业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首次明确将低空经济列为重点应用场景。例如,卫星物联网可解决低空飞行器(如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机队)在偏远地区的通信盲区问题,实现实时追踪与数据回传。这一政策直接填补了低空经济的通信短板,预计将推动无人机制造、空域管理等产业链环节的协同发展。
需求面上,应用场景在爆发。卫星应用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在民用领域。商业航天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卫星应用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随着商业航天企业的不断崛起,将会有更多的卫星被发射进入太空,为卫星应用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前瞻预测,未来五年卫星应用规模将以9%的增速增长,2030年或将达1.54万亿元
来源:前瞻研究院
卫星产业ETF(159218)跟踪中证卫星产业指数,卫星制造、发射、地面设备、运营服务全产业链都覆盖到了,可以更好的把握卫星产业机会。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商业航天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卫星板块的长期成长空间是非常确定的,所以后续大家继续把握卫星产业的机会,埋伏下一波主升浪就行了。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作者:呦呦切克闹闹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