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团队接连发布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固态电池走向商业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在产业转化端,固态电池技术正加速落地为实体产品。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一届(2025)国际储能和电池技术及装备展览会上,南都电源就展出了一款固态电池产品,同时还携多款重磅储能产品与创新技术方案精彩亮相,集中展现了公司在储能领域的研发实力与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展会中,南都电源重点推出两款明星级储能系统,凭借突破性技术参数与场景适配能力引发广泛关注。其中,Center L Ultra 6.25MWh储能系统采用自研自产超大储能电池及交直流一体化设计,在标准20尺集装箱内实现6.25MWh的大容量配置,可灵活适配2至8小时多场景储能需求。该系统融合簇级管理、PACK级隔离与主动均衡等核心技术,不仅使放电量提升8%,还有效降低了并联系统损耗与故障影响范围,显著提升运行效率与稳定性,预计将于2026年1月启动全球交付。
另一款明星产品Center L Max 8.338MWh储能系统,则依托超大容量固态电池与空间极致利用设计,实现单箱能量密度167%的大幅提升。系统支持4簇-2000V高电压配置,在提升能效的同时,大幅降低施工与运维成本;其模块化结构搭配智能控制系统,能够灵活应对不同规模、不同复杂度的储能应用场景,为大型储能项目提供更优解。
除储能系统外,南都电源自主研发的783Ah固态电池同样成为展会亮点。该电池基于“柔性两相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多层异质复合结构设计”及“电解质原位成膜”三大核心技术创新,实现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的双重突破——循环寿命超10000次,能效高达95%以上。这一成果不仅为高安全、长寿命储能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标志着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产业化步伐。
持续的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都电源研发投入达2.06亿元,同比增长6.35%。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主持及参编110余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形成锂电、铅炭等多技术路线的储能解决方案,并累计通过460余项UL、IEC、GB、KC等全球储能领先标准的安全认证认可,显示出其在行业标准制定与产品安全合规领域的行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