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尽管中国9月CPI同比和PPI同比继续处于负值区域,但最新的通胀报告显示出中国对抗通货紧缩的努力有一定的成效。核心CPI年增率连续五个月扩大且为19个月以来首次反弹至1%,PPI同比降幅继续缩窄,显示消费者端和生产者端的通胀形势均出现积极信号。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公布的数据,中国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0.3%,前值-0.4%,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0.1%。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五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即创2024年2月以来最高。
【中国9月CPI年增率,来源:TradingKey】
9月生产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从前值-2.9%升至-2.3%,同比已连续36个月下降,而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
报告指出,CPI环比由平转涨体现了鲜菜、鸡蛋、鲜果、羊肉和牛肉价格的季节性上涨,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和国际金价影响下的金饰品等因素也带动价格上涨,而出行消费的错月效应带来的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等部分拖累CPI。 CPI同比下降主要是翘尾影响所致。
此外,供需结构改善带动部分行业价格明显企稳是9月PPI环比运行的主要特点,包括煤炭、黑色金属冶炼、光伏产业等价格上行。中国各项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部分行业产能治理成效显现,推动价格降幅收窄。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潜力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经济学家Zhiwei Zhang提醒道,尽管核心CPI出现改善的积极信号,但贸易紧张局势卷土重来,增长前景不确定性加剧,这仍然对中国需求复苏不利。现阶段断定通缩压力正在消退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