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的浪潮以席卷之势重构全球科技格局,中国科技企业正从“应用追随者”转变为“底层创新者”,一场深刻的价值重估悄然发生。在这场决定未来的科技竞赛中,投资科技股,既意味着拥抱高成长性的可能,也往往伴随着高波动的考验,而汇添富基金马翔和他所管理的汇添富科技创新基金,以出色的长期业绩和规则化的“适度均衡”风格,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参与科技成长、兼顾稳健体验的选择。
截至今年9月23日,汇添富科技创新在不同时间段的业绩都十分在线,不仅近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的收益率排名均在同类前5%,近一年和近三年的业绩排名甚至近前2%。
能在将近两千只同类产品中排名如此之高,并不容易。
一位“深耕科技”的基金经理: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
马翔是一位拥有超过14年科技创新投研经验和近10年投资管理经验的“老将”。
他本硕均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1年加入汇添富基金后,便始终深耕于科技创新领域。他是业内极少数同时具备沪深、北交所、新三板市场产品管理经验的基金经理,能力圈覆盖计算机、传媒、通信、电子、新能源、机械装备等核心科技领域。
从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崛起到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再到如今人工智能引领的产业变革,马翔在过去十多年里不仅见证了中国科技产业的跃迁,更精准把握了技术变革中的投资机会。他深刻感受到,中国科技企业已从过去的“跟随者”转变为不可忽视的“深度参与者”和“重要创新力量”。这种与产业共同成长的经历,赋予了他对科技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力。
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马翔打磨出一套规则清晰、行之有效的投资框架,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两条线:
自上而下把握主线:积极拥抱时代性的产业浪潮,寻找其中最核心的受益标的。例如,在当前阶段,人工智能是较为显著的投资主线,而算力产业链则是具备较高确定性的核心环节。
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在马翔看来,投资并非追逐概念,而是要回归企业价值本身。他专注于挖掘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实现“从0到1”突破的优质科技企业,尤其是在广义的国产替代领域,无论是半导体设备、信创等大行业,还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细分市场,都是他重点关注的方向。
概括马翔的投资风格,可以分成三个维度:
一是积极成长风格。擅长挖掘成长股,对市场较敏锐并且擅长把握投资时机,在汇添富精选高质量成长个股方面有很大建树。
二是淡化择时。沿袭汇添富一以贯之的投资理念,马翔以企业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顺应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力求寻找能够成长为行业领袖的公司,中长期持股,分享企业成长增值。
三是注重风控。强调研究驱动、高质量精选个股,注重防控风险。
这套投资方法论的优势在于,既能抓住系统性的大机会,不至于在产业浪潮中掉队,又能通过深入的个股研究,规避题材炒作的风险,获取企业真实的成长价值。
在重仓布局TMT(科技、媒体、通信)这一科技主阵地的但同时,马翔也会适度配置新能源、医药生物、高端制造等不同领域的优质成长股。观察汇添富科技创新基金的行业配置,可以发现它以电子、传媒、通信为主,同时兼顾了计算机、商贸、新能源乃至化工等细分行业。
这种“聚焦但不单一”的配置策略,在追求科技板块高弹性的同时,有效平滑了组合的波动。一个典型的例证是,在2023年科技类基金普遍表现不佳的市场环境下,汇添富科技创新基金展现出了较强的抗跌属性,为持有人提供了相对更佳的投资体验。这正是“稳一点”的直观体现。
一个“平台级”的团队支撑:汇添富的科技投资底蕴
科技投资的本质是判断产业创新的成功与否,但这也正是科技投资的最大难点,因为很多行业格局和产业趋势并不清晰,且流变很快,唯有把个人能力“合成”为系统能力,才能逐步对多个科技产业链形成完整“拼图”,准确把握哪些趋势真正能带领产业迈向宽广前景,在迷雾中提高胜率。
因此,如果说一只优秀基金的成功,体现的是基金经理的深厚投研功底,那一只优秀的科技基金的成功,则更离不开其背后强大的平台支持。
汇添富基金在科技投资领域的布局深远,已积累了深厚的底蕴。
垂直一体化投研体系:公司率先构建了垂直一体化的投研组织架构,依托横跨境内外的产品布点,构建了相应的行业团队,并坚持定期去海外产业一线调研,以实业投资的视角,开展深入研究和前瞻布局,构筑了坚实的投研底蕴。
这种独特的投研组织模式,强调依靠平台的力量而非个人,从横向来看,研究团队统一管理;从纵向来看,形成多个优势行业、不同投资风格的投研小组,整个投研团队充分分享、高效协同,把一些长期持续增长的行业,做成主动权益特色,形成较为明显的竞争壁垒,促进投研正向循环。
团队实力雄厚:汇添富科技团队配置了近20位投研人员,其中基金经理近10人,深度覆盖电子、半导体、通信、计算机、传媒、互联网六大核心子行业。这种“细颗粒度”和“广覆盖度”的研究支撑,为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坚实保障。
全球视野布局:自2011年始,汇添富重点投研团队每年惯例赴海外调研,总经理张晖对全球视野下的投资特别重视,每次都是亲自带队去海外调研。汇添富先后在中国香港、美国和新加坡设立子公司,使其投研团队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及时把握全球前沿科技动态与投资机会,并反哺对A股科技公司的深度理解与价值判断。
展望未来,马翔对科技板块保持乐观。他认为,美国AI领域的超预期进展,为全球科技产业打开了新的天花板。虽然技术扩散存在时滞,但中国企业与世界前沿的距离前所未有地接近,甚至在部分领域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科技投资,通常是与高成长和高波动相伴。然而,通过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基金与基金经理马翔,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通过一位经验丰富、深耕产业的基金经理,一套结合了宏观视野与微观验证的投资框架,一种注重行业适度均衡的配置策略,以及一个实力雄厚的平台团队支持,科技股投资同样可以力求“稳一点”。
对于看好中国科技长期发展,又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波动、追求长期稳健回报的投资者而言,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基金无疑提供了一个值得信赖的优质选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 《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本基金属于较高风险等级(R4)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进取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产品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A自2019-05-06成立以来至2024年底各年及2025上半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23.48/9、72.61/37.75、16/2.14、-24.8/-20.19、-6.51/-16.42、16.03/10.23、15.46/5.13,马翔管理的其他产品:汇添富民营活力混合自2010-05-05成立以来至2024年底各年及2025上半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15/11.92、-20.78/-23.95、17.45/2.09、38.17/22.5、27.94/24.33、108.83/59.13、-17.24/-12.39、20.21/-5.36、-31.78/-27.16、53.67/25.32、59.1/28.79、6.12/10.96、-21.98/-18.96、-10.87/-6.38、6.9/4.8、8.15/6.53,汇添富策略增长灵活配置混合自2020-07-24成立以来至2024年底各年及2025上半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18.76/4.3、15.9/-1.24、-24.83/-13.4、8.47/-6.77、-11.5/11.49、4.45/2.44,汇添富成长精选混合A自2021-02-09成立以来至2024年底各年及2025上半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8.38/-7.31、-32.89/-14.07、-16.13/-8.15、5.16/13.02、7.04/4.2,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混合A自2021-11-23成立以来至2024年底各年及2025上半年业绩及基准分别为(%):-28.57/-13.28、28.42/-4.15、27.56/5.51、54.33/32.47。数据来源:基金各年年报及2025年半年报,截至202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