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16日 10:44,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上涨0.27%,最新价报106.1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5日,30年国债ETF博时近1年累计上涨2.60%。
流动性方面,30年国债ETF博时盘中换手7.39%,成交13.04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5日,30年国债ETF博时近1月日均成交37.16亿元。
据报道,财政部在香港成功发行2025年第五期110亿元人民币国债,受到投资者广泛欢迎,认购倍数3.13倍。其中,2年期40亿元,发行利率1.50%;3年期40亿元,发行利率1.51%;5年期30亿元,发行利率1.70%。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9月我国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3%,核心CPI同比上涨1%,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PPI环比继续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收窄。
机构表示,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有助于扩大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使用范围和影响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香港可以吸引全球资金,通过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进而提升中国债市吸引力。
中信建投称,当前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的比重接近40%,近几个月占比逐步提高,处于历史高位。背后主要来自被动ETF份额增长。7月来ETF份额增长是固收投资者对“反内卷”政策的应对,9月止盈资金有所松动但未对市场产生明显冲击,归根结底还是对权益市场较为乐观的判断。当前转债绝对收益难寻,相对收益思路下建议关注十五五规划战略方向及科创板块相关标的,以正股估值为锚布局。
规模方面,30年国债ETF博时最新规模达176.21亿元。
30年国债ETF博时紧密跟踪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国债中,选取符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30年期国债期货近月合约可交割条件的债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市相应期限国债的整体表现。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低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