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海关总署的消息让人眼前一亮。13日,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表示,新质生产力发展使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创新。我国制造的机器人应用场景更丰富,前三季度出口工业机器人增54.9%;风电出海“加速”,出口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增23.9%。此外,非遗产品融入潮流元素后在海外广受欢迎。
此外,15日的杭州云栖小镇——数十款“身怀绝技”的杭产机器人集体亮相,从能精准抓取零件的工业机械臂,到能陪老人聊天的情感陪伴机器人,甚至还有能跳广场舞的娱乐型机器人。这场大会吸引了特斯拉、阿里云、宇树科技等全球顶尖企业,就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发展展开深度对话。
在热点催化下,机器人指数ETF(560770)近5个交易日里,有4天出现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超3.6亿,10天周期看更是破了5.7亿。资金“逆市抄底”的逻辑,可能比K线图更值得细品。
机器人指数ETF(560770)主打“不偏科”,追踪的中证机器人指数覆盖73只成分股,既有汇川技术(工业自动化龙头)、科大讯飞(AI算法核心)这种“嫡系部队”,也纳入了无人机、智能机床等关联产业。相比其他指数,它更偏向全产业链均衡覆盖——上游的减速器、伺服电机,中游的系统集成,下游的应用场景,一个都不落下。
业绩增长与出口扩张的共振,也是布局机器人赛道的积极信号!
中证机器人指数2025、2026和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4.77%、36.61%和23.75%,这直接印证了机器人产业链的盈利爆发力。结合海关总署前三季度出口工业机器人的表现,一方面是国内产业链的成熟度提升,另一方面是全球市场对国产机器人的认可。
对于机器人板块,不能光盯着短期波动。机器人行业的增长逻辑是“技术迭代+场景爆发”,就像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当时没人想到,5年后满大街都是电动车。现在服务机器人的渗透率才28%,到2030年要翻一倍,这个空间足够大。
作者:ETF红旗手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