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16日 13:40,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下跌0.33%。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中煤能源领涨5.49%,当升科技上涨3.68%,中国神华上涨2.35%;中国核建领跌7.27%,华电科工下跌4.50%,中国稀土下跌4.26%。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下跌0.25%,最新报价1.21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近1周累计上涨4.39%。
流动性方面,央企现代能源ETF盘中换手3.54%,成交158.42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近1年日均成交616.84万元。
据报道,10月15日,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指出要持续健全充电网络,到27年底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 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消息面上,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将可再生能源非电消费纳入强制性考核体系,明确可再生能源制氢氨醇等综合利用方式可作为完成非电消费目标的合规路径。国信证券认为,此举标志着能源管理重心从单一电力消纳向电、热、氢、醇等多能协同转变,为绿色氢氨醇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准入通道,显著提升了产业发展的确定性和市场预期。
华泰证券指出,此次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的提出延续了“全经济范围”控排思路,不仅涵盖二氧化碳,还包括甲烷和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体现我国气候治理正迈向全领域、全要素的系统性转型。政策通过强化绿电直连与绿证交易职能,并打开绿氢氨醇应用空间,有望推动减排进程,进一步释放非电绿电需求,对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国新证券表示,中国商务部于2025年10月9日正式实施稀土相关技术出口管制,覆盖开采、冶炼分离、磁材制造等全产业链环节,标志着管控从“资源”向“技术+供应链”双维度升级,此举全面强化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央企现代能源ETF紧密跟踪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主要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业务涉及绿色能源、化石能源、能源输配等现代能源产业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央企现代能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长江电力、国电南瑞、中国核电、中国铝业、三峡能源、中国电建、国电电力、云铝股份、中国稀土、中国海油,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7.72%。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场外联接(博时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ETF发起式联接A:021922;博时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ETF发起式联接C:021923)。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 中(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