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调26个基点报7.0995,突破7.1大关,并续创2024年10月21日以来新高。同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双双升值,均向7.12关口逼近。
图: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走势图
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势稳中偏强,既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美元指数持续走弱等外部因素相关,国内多项金融政策出台保证了中国宏观经济基本盘的稳固,也为汇率稳定提供了根本保障。
鲍威尔暗示再次降息,美元指数跌破99关口
人民币本轮升值周期主要由美联储宽松政策驱动。
当地时间10月14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美商业经济协会年会上的“鸽派”发言提振了市场降息押注。鲍威尔称,就业和通胀前景自9月会议以来“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但他强调决策者将“逐次会议”决定进一步降息路径,并暗示量化紧缩政策(QT)即将画上句号。
鲍威尔的言论对汇市造成一定打压,其发言后美元震荡走弱,10月15日美元指数失守99整数关口。另外,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温对美元汇率的影响不容忽视。
上周,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升温,双方在船舶费用、稀土出口管制及反垄断等领域的博弈加剧,特朗普还威胁要对中国加征新的关税。这一表态不仅强化了市场对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也为美元汇率走势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
从传统逻辑上看,贸易摩擦往往触发全球避险情绪,而美元作为核心避险货币通常会获得买盘支撑。但在当前语境下,这一传导路径明显弱化,甚至出现反向效应。
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反复性与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恐慌,并引发公众对美国经济韧性的质疑。在此背景下,美元作为传统避险货币的稳固性已然存疑。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就指出,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引发市场情绪波动,美元指数承压。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特朗普政府阴晴不定等影响,市场对于美元的信心不断下挫,美元指数中长期下行趋势明显。近期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外部压力进一步缓解,离岸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均稳中有升。
稳经济政策密集发布,人民币汇率获有力支撑
国内政策层面也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9月22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支持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9月2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正积极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关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9月末国家发改委宣布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显示稳增长政策适时加力,有助于提振汇市信心。加之近期国内股市持续走强、外资加速流入,这在带动结汇需求增加的同时,也在改善汇市情绪。
10月以来,央行又通过进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使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上述操作也向市场传递出央行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决心,对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例如,在10月9日,央行开展期限为3个月的1.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0月15日,又开展6000亿元期限为6个月(182天)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0月还分别有8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以及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在积极行动,着力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表示,下一阶段将着力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切实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并密切关注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持续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外汇市场逆周期调节和预期管理,促进境内外汇供求平衡。
应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芝商所旗下的美元/离岸人民币期货合约(产品代码:CNH) 可作为投资者对冲和管理风险的工具之一。该产品的主要特色其主要特点包括:提供多种合约规模,便于投资者根据自身需求更灵活交易和拓展市场覆盖;通过CME Globex可实现几乎24小时操作;标准规模合约符合大宗交易资格,且提供三年期限,有助于更有效地管理长期风险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