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如何找准金融业定位,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中行行长张辉这么说

2025-10-17 16:05:03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10月16日,中国银行行长张辉在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表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在诸多关键领域仍面临巨大挑战,而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下,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在此时代背景下,金融业如何找准定位、奋发有为,成为亟待解决的

10月16日,中国银行行长张辉在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表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在诸多关键领域仍面临巨大挑战,而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下,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在此时代背景下,金融业如何找准定位、奋发有为,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围绕这一课题,张辉分享了三点关键认识。

中国金融业以ESG 理念为引领,多维度助力可持续发展

张辉指出,中国金融业牢固树立ESG理念,将业务发展与社会责任相统一,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且在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均取得显著成果。

从环境维度来看,中国绿色金融实践已走在全球前列。目前,中国绿色金融规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中绿色债券、绿色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绿色贷款规模更是位列全球第一。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已突破42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投身全球绿色治理,参与制定可持续金融等国际规则,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在社会维度方面,金融覆盖面不断延伸,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了金融基础。以中国银行为例,多年来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目前普惠受信户数已超过6千万户,有效实现了金融资源对小微客群的覆盖。

从治理维度而言,ESG治理架构不断完善,激活了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在顶层设计上,金融业在董事会、管理层层面建立起各司其职、结构完备的治理体系;在信息披露方面,积极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信息披露工作,ESG评级总体保持较高水平。同时,通过优化信贷政策、投资策略、绩效考核、资源配置、监督评价等,将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绿色发展切实融入经营管理的全领域、全流程。

探索规律共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参考各国实践并总结中国经验,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目前已探索形成了三点规律性共识。"张辉表示。

其一,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共同事业,需要全社会一致行动。国与国之间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充分认识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的严峻性、长期性和国际性。以发展眼光和负责任的态度,共同维护世界可持续发展,市场和政府之间要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各展其长,激励市场优化ESG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供给和需求之间,应该形成良性互动,市场主体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消费者要优先选择ESG表现突出的市场。

其二,可持续发展应该动员大量投资。同时金融机构还应该确保自身的稳健经营,积极应对潜在风险挑战,保持资金融通的可持续性,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其三,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监管机构的保驾护航,应该进一步健全和ESG发展更加适配的国际监管体系。近年来,我国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ESG标准快速发展,ESG的投资政策持续发力,通过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优化不良考核和管理,合理调节资本占用等措施,鼓励金融业支持ESG发展。国际金融业目前共同遵循巴塞尔协议,这些监管规则成型相对比较早,相关规则更加侧重于经济效益的衡量,对社会环境效益关注相对有限,因此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促进形成一套更加适应ESG发展的国际金融监管构架,更好地支持金融业,助力全球绿色转型。

全球金融业携手,共促可持续发展行稳致远

针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张辉提出,全球金融业应携手共进、攻坚克难,从三方面发力,共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行稳致远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一是推进ESG标准国际合作方面,要为ESG金融经济往来夯实政策基础。要加快制定国际市场广泛认可的ESG统一标准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有效识别客户,推动金融资源向更具社会环境效益的绿色项目精准配置,促进金融机构规范ESG治理架构和信息披露,确保ESG业务有序健康运行。

二是加强ESG金融业务合作,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的协同提升。要抓住全球能源转型这个“牛鼻子”,共同应对好气候变化,全力破除贸易保护壁垒,从碳排放、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加强产品创新,激活绿色生态价值,以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赋能,为ESG金融业务降本增效,推动实现金融业商业价值和ESG价值的有机统一。

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做好压力测试、优化资源配置。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