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争论“AI需求是否见顶”?台积电25Q3财报直接用一组“王炸级数据”终结讨论:
单季营收狂揽331亿美元,不仅比市场预期的315亿多赚16亿,同比更是暴涨41%;净利润151亿美元,同比激增39%,相当于每天净赚1.68亿美元,比不少芯片企业全年利润还高。
更狠的是,它直接把2025年营收增速从原预期的30%上修到近35%,目标锁定1216亿美元(超市场预期10亿),同时将资本支出区间收窄至400-420亿美元——这意味着台积电要用“真金白银”砸向AI先进制程,而眼下3纳米、5纳米订单已排到2026年,先进制程(7纳米及以下)单季贡献74%晶圆营收,垄断地位丝毫未动。
但疑问也随之而来:一边是AI订单“抢到手软”,一边是亚利桑那、日德工厂扩产的短期成本压力,台积电这场“左手爆单、右手扩产”的平衡术能玩多久?作为全球唯一能造7纳米以下先进制程的企业,这份财报里藏的信号,又将如何改写全球半导体格局?
01
Q3业绩拆解:
“先进制程+AI”的结构性胜利
台积电25Q3财报核心数据全线上修,每一项都在印证“AI驱动先进制程红利”的逻辑,而非单纯的短期超预期。
1.营收与盈利:量利双升,含金量十足
营收规模:331亿美元季度营收远超市场预期的315亿,环比增10.1%、同比增41%,相当于Q3日均营收近1.1亿美元,远超多数芯片设计公司全年营收。
盈利水平:调整后EPS达2.92美元,同比增39%,比预期多赚0.33美元;净利润率45.7%,全球科技巨头中能稳定维持40%以上净利润率的屈指可数。
2.毛利率:成本与产能双轮驱动破新高
59.5%的毛利率同比升1.7个百分点、环比升0.9个百分点,超预期的58.9%。核心支撑有两点:一是3纳米(N3)、5纳米(N5)制程出货激增,库存周转天数减少2天至74天,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二是内部成本管控见效,对冲了海外工厂成本与汇率波动影响。
3.制程与平台结构:AI底色凸显
先进制程垄断: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贡献74%晶圆营收(较25Q2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5纳米占37%(营收主力)、3纳米占23%(量产满年即达此规模,爬坡速度超当年5纳米)、7纳米占14%(HPC领域需求稳定)。
应用平台分化:HPC(核心为AI服务器)占比57%,淡季持平凸显需求韧性;智能手机环比增19%(占30%),印证非AI市场触底;物联网、汽车电子各增20%、18%(均占5%),成第二增长曲线;数字消费电子降20%(占1%),影响微乎其微。
4.隐性亮点:ASP与现金流撑长期扩产
晶圆平均销售价格(ASP)达7040美元,同比增15%,体现先进制程占比提升带来的价值增量;
自由现金流1393.8亿新台币(约45.6亿美元),同比增12%,为后续扩产与研发提供充足“弹药”。
02
AI需求:不是退烧,而是早期爆发,
45%CAGR有三大硬支撑
台积电CEO魏哲家明确表示:“AI需求比三个月前更强,这是长期趋势的早期阶段。”这份信心源于三大核心证据:
1.需求来源“三驾马车”,覆盖全场景
AI需求已从“云端独大”扩展为“云端+企业+主权AI”驱动:云端(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扩建AI数据中心,3/5纳米芯片供不应求;企业端(金融、制造、医疗)部署私有AI模型,带动中高端芯片需求;主权AI(部分国家自建算力设施)虽起步晚,但增速迅猛。
2.代币指数级增长,先进制程是唯一解
AI代币(Token)数量每3个月呈指数级增长,需更强算力支撑。为何台积电AI营收增速(2025年近35%)低于代币增长?答案是“技术迭代对冲缺口”——制程从7纳米升级到3纳米,芯片计算效率提升2-3倍,1块3纳米芯片算力相当于1.5块5纳米芯片,这也是维持“AI加速器45%CAGR”的核心逻辑。
3.穿透式客户沟通,提前2-3年锁需求
不同于以往“只对接直接客户”,台积电现在直连“客户的客户”(如云厂商下游企业、手机终端用户),了解AI应用场景(搜索引擎推荐、社交媒体生成),提前2-3年预判需求。目前其服务超500家终端客户,能获取行业最全面的需求洞察,比如2023年预判3纳米需求爆发并提前扩产,如今才实现产能匹配。
即便面临“中国市场AIGPU进口限制”,台积电仍对45%CAGR有信心——魏哲家解释:“ASIC客户在AI训练/推理领域增长快,足以对冲单一市场波动。”
03
技术路线图:
N2家族开启新十年增长,2026年量产成关键
先进制程是台积电的核心推力,25Q3披露的N2(2纳米)、N2P、A16三大技术,直接决定未来5-10年竞争力。
1.N2制程:盈利碾压N3,年底量产
进度:25Q4末启动量产,2026年加速爬坡,头部客户(苹果、英伟达等)订单排至2027年;
优势:结构性盈利能力优于N3,量产初期毛利率更高,无需长期亏损;逻辑密度较N3升20%、功耗降30%,能降低AI服务器电费成本,提升算力密度;
目标:2026年贡献5%晶圆营收,2027年突破15%,成为新营收支柱。
2.N2P:高端AI训练专属,26H2量产
作为N2升级款,性能再升10%、功耗再降15%,专门适配英伟达下一代H100、谷歌TPUv6e等高端AI训练芯片,满足GPT-5、GeminiUltra等复杂模型需求,预计2027-2029年成先进制程主力。
3.A16:HPC定制化王者,26H2量产
整合独家“超级电源轨(SPR)”技术,瞄准高密度AI加速卡,毛利率超65%(客户议价能力低),微软、亚马逊已表达兴趣,用于提升私有AI数据中心效率。
魏哲家直言:“N2家族会像5纳米(量产5年仍占37%营收)一样,成为规模大、生命周期长的节点,撑未来10年增长。”
04
全球扩产:
卡位AI产能,成本压力持续缓解
AI需求爆发需产能支撑,台积电全球四大基地进展明确,同时严控成本。
1.美国亚利桑那:建超级晶圆厂集群
加速现有工厂建设,计划收购第二块土地,打造“独立巨型集群”,生产3/5纳米制程,配套2座CoWoS封装厂;
与大型OSAT合作,其工厂已破土动工(进度快于台积电封装厂),2026年投产缓解CoWoS紧张;
目标2027年产能突破100万片12英寸等效晶圆,依托美国AI需求(亚马逊、微软等)和15%-20%政府补贴降低成本。
2.日本熊本:从量产到二厂扩建
首座特殊制程厂2024年底量产(良率近台湾水平),生产12/16纳米汽车/物联网芯片;
第二厂已开工(2027年量产),聚焦7纳米特殊制程,瞄准丰田、本田自动驾驶芯片需求,获日本政府25%投资补贴。
3.德国德累斯顿:服务欧洲汽车与工业AI
生产28/40纳米特殊制程,用于汽车电子、工业AI(如西门子机器人),2027年量产;
依托欧洲汽车工业基础,规避关税壁垒,建设进展顺利。
4.中国台湾:2纳米大本营,守盈利根基
新竹、高雄园区筹备多期2纳米厂(2026年建、2028年量产),先进制程毛利率比海外高5-8个百分点,是盈利压舱石;
2026年CoWoS产能提升50%,满足全球70%以上需求。
成本方面,2025年下半年海外工厂毛利率稀释仅2%,全年1%-2%(低于年初2%-3%),黄仁昭解释:“规模效应提升产能利用率,供应链本地化降运输成本,未来初期稀释维持2%-3%,后期通过技术优化对冲。”
05
资本支出:
400亿美金精准押注,营收增长跑赢CapEx
25Q3台积电将2025年CapEx区间收窄至400-420亿美元(原380-420亿),分配逻辑清晰:70%用于先进制程(3/2纳米)、10%-20%用于特殊制程(汽车/物联网)、10%-20%用于先进封装(CoWoS),全瞄准AI高需求领域。
黄仁昭强调:“CapEx与增长机会挂钩,我们确保营收增长快于CapEx。”过去5年,台积电营收复合增18%,CapEx仅增12%;2025年前9个月CapEx293.9亿美元(Q3单季97亿),节奏可控。
回报预期明确:每1美元CapEx未来3-5年带来1.5-2美元营收回报(先进制程、CoWoS达2.5美元),2025年400亿投入预计2027年带来600-800亿营收增量。
06
非AI市场与竞争:
手机库存健康,Foundry2.0对冲竞争
1.非AI市场:手机复苏,汽车电子提速
智能手机环比增19%(占30%),魏哲家确认“无提前备货,库存健康”,2026年安卓高端机型(三星S25、小米14Ultra)对5/4纳米需求有望支撑10%-15%增长;
汽车电子环比增18%(占5%),自动驾驶芯片对7/12纳米需求旺盛,未来3年有望成第三大营收平台。
2.竞争:Foundry2.0构建护城河
台积电推行“Foundry2.0”战略,提供“前端制程+后端封装+软件服务”全解决方案,先进封装营收占比近10%。对于美国竞争对手(暗指英特尔),魏哲家表态:“它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为其最先进产品代工。”以合作对冲竞争,巩固行业话语权。
07
未来三大关键信号:
盯紧这些指标判增长
要验证台积电2030年650亿美元营收目标,未来1-2年需关注三大信号:
1.25Q4营收达标与否:预计Q4营收322-334亿美元(中值328亿,环比降1%、同比增22%),若完成则2025年营收破1216亿(超预期1206亿),且N2量产进度影响2026年开局;
2.N2制程爬坡速度:2026年营收占比需破5%,良率达85%以上,否则恐面临先进制程断档;
3.海外工厂毛利率稀释:2026年需控制在2%-3%,否则拖累整体盈利。
08
总结:
AI时代的半导体之王,增长逻辑未变
台积电25Q3的表现,是“AI驱动先进制程红利”的集中体现——331亿营收、59.5%毛利率、74%先进制程占比,印证其全球半导体“压舱石”地位。尽管有海外成本、汇率波动等短期挑战,但其技术垄断(N2领先)、需求绑定(500+客户)、产能布局(全球四大基地)的核心优势未变。
对投资者而言,台积电的价值在于“长期赛道确定性”——AI算力需求至少还有10年增长期,而它是不可或缺的玩家。正如魏哲家所说:“我们处于AI应用早期,责任是提供先进技术与产能,支撑客户增长并为股东创造回报。”
未来,随着N2量产、全球产能释放、CoWoS瓶颈缓解,台积电将继续领跑AI时代,同时带动上游设备(阿斯麦)、材料(信越化学),下游AI芯片(英伟达)、云服务(亚马逊)等全产业链分享红利,其每一步进展都值得半导体投资者密切跟踪。
扫码关注格隆汇研究院,帮你穿透市场波动,精准把握投资良机!
注:文中所涉公司仅为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决策前请务必结合独立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