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早盘,中美双方贸易摩擦有所降温,港股三大指数大幅高开。港股医药ETF(159718.SZ)现涨0.7%,成分股云顶新耀(01952)上涨5.78%,晶泰控股(02228)上涨4.25%,药明康德(02359)上涨2.59%,京东健康(06618)上涨2.38%,阿里健康(00241)上涨2.16%。
消息面上,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已于10月17日开幕,多款中国创新药数据在ESMO密集发布,PD1-PLUS双抗、ADC等领域的临床数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起较高关注,或有望提振创新药新一轮的出海机
近日,国内创新药共实现5项资产出海,分别涵盖#ADC(抗体偶联药物,是一种通过抗体先找到肿瘤再释放毒素精准命中。多用于胃癌,乳腺癌治疗)如翰森CDH17 ADC、in-vivo CAR-T(普瑞金)、#自免双抗(自身免疫双特异性抗体,一边抑制炎症信号,一边激活调节免疫的细胞。多用于类风湿病等之类)如维立志博BDCA2/TACI、#眼科双靶(同时作用于两个致病靶点眼科药物,比如一边抑制血管生成,一边阻断炎症或稳定血管)如奥赛康VEGF/ANG2)、#靶向小分子(分子量小、能精准结合疾病相关蛋白的化学药物,多用于抗癌及类风湿治疗)如海和PI3Kα,BD密集落地。
机构称,历史上,每年四季度也是BD集中落地的季度,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百利天恒的超大额BD均在Q4落地,国际大型药企(MNC)一般会在Q4集中花完全年的预算。近3个月创新药经历了较长时间回调,调整幅度达到一定水平,在外围扰动事件的影响下(实际并不影响基本面),当前市场预期已经降低。短期后续仍然有多个催化(包括欧洲肿瘤大会ESMO数据、三季度业绩持续放量、BD有望持续落地),以及长期创新药企业报表有望持续改善,对外出海维持高景气度的趋势。
创新药是中长期的产业趋势,对外出海与国内收入放量双重周期交织,长期向上趋势势不可挡。大产业趋势面前,无惧短期扰动,自身够硬的情况下,外来的任何扰动调整就是买入机会。港股医药ETF板块构成均衡,不仅包含创新药,还涵盖CXO、互联网医疗、创新器械等港股特色标的,是投资者配置港股医药板块的便捷标准化工具。建议关注港股医药ETF(159718.SZ)及其联接基金(A类:019598,C类:019599)。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