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文远知行在港交所官网披露了聆讯后资料集,意味着其已于近日通过了港交所聆讯。
作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文远知行凭借覆盖11国30余城的业务布局、1500余辆的全球领先L4级自动驾驶车队,以及持续验证的商业化能力,正重新定义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边界,其长期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在于构建了一套可复制、可持续的全球商业化生态。
一、从安全壁垒到核心技术,构建自动驾驶硬实力
安全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前提,文远知行在这一维度的表现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自2019年启动公开运营以来,公司从未因自动驾驶系统故障遭受监管处罚,累计获得超过2200天的良好运营记录,公共道路自动驾驶里程约5500万公里。更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加州机动车管理局(DMV)及行业顾问数据,2022至2024年,文远知行的MPI(每干预一次行驶的英里数)指标持续位列商业化自动驾驶企业首位,这一数据直接印证了其自动驾驶系统在复杂城市道路中的可靠性。
能够实现如此良好的表现,离不开文远知行先进性与稳定性兼具的技术优势,这也是文远知行在自动驾驶行业中立足的根本。可以看到,文远知行通过自研核心技术平台,搭建起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其自主研发的通用技术平台WeRide One,打破了传统自动驾驶技术“单一场景适配”的局限,能够支持从L2+到L4级别的全系列产品矩阵,覆盖Robotaxi、Robobus、Robosweeper等多元场景,这种“一平台多产品”的架构,大幅降低了技术复用成本,也为后续拓展新场景奠定了基础。
而在技术迭代效率上,文远知行的自研闭环仿真引擎WeRide GENESIS堪称行业“加速器”。传统自动驾驶依赖真实道路测试积累数据,但存在成本高、风险大、极端场景覆盖不足的问题。
WeRide GENESIS通过生成式AI构建高保真数字孪生环境,能在数分钟内重建城市级道路场景,模拟数千种复杂边界案例,不仅将模型验证效率提升数倍,还规避了真实道路测试中的安全风险,有助于提升产品迭代和商业化进程。
“安全+技术”的双重认可,让其在全球市场拓展中占据先发优势,为后续商业化规模扩张铺平了道路。
二、从区域验证到生态协同,打造可持续增长模型
自动驾驶行业的长期价值,最终需通过商业化落地来验证。
在中东市场,文远知行的表现尤为亮眼。作为该地区唯一实现商业化Robotaxi运营的企业,其与Uber合作运营的车队,是除中美外全球最大的商业化Robotaxi车队,目前正朝着纯无人运营过渡。目前,文远知行已在中东地区投入累计100+台Robotaxi。
快速扩充的车队规模验证了文远知行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以阿布扎比为例,文远目前运营区域覆盖阿布扎比核心城区的约50%,且展现出领先的运营效率。自2024年底以来,文远知行在当地的商业Robotaxi车队规模增长到三倍,订单量增幅更为显著;2025年10月数据显示,单台Robotaxi每12小时轮班可完成最高16笔乘客订单。
除了中东,文远知行在新加坡、欧洲等市场同样保持先发优势。在新加坡,其是唯一同时拥有Robotaxi及Robobus运营资质的自动驾驶公司,L4级技术开发领先同行至少1.5年;在法国、瑞士、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文远是唯一实现L4车队落地部署的自动驾驶公司。
这种区域领先性,不仅为其带来了独家运营机会,更让其积累了不同气候、路况、用户习惯下的运营数据,反哺技术迭代,形成“运营-数据-技术-再运营”的正向循环。
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还离不开强大的生态协同。
文远知行是唯一获得Uber与Grab两大全球出行平台承诺投资的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其中Uber承诺进一步投资1亿美元,Grab也将与文远合作推进东南亚市场的Robotaxi部署。此外,其股东阵营还包括英伟达、博世、雷诺日产等全球顶级产业伙伴,这些合作不仅带来资金支持,更在技术研发、车辆制造、市场渠道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
尽管目前公司仍处于投入期,但从行业规律来看,自动驾驶企业的前期研发与车队投入属于必要成本,而文远知行已展现出“规模扩张-效率提升-成本优化”的清晰路径。随着全球车队规模扩大、纯无人运营比例提升,以及L2+、物流等新业务的贡献,其盈利拐点有望加速到来。
三、结语
文远知行通过港交所聆讯,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资本市场里程碑,更代表全球自动驾驶行业迎来“商业化验证”的关键阶段。作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其身上承载的不仅是资本对技术的认可,更是对自动驾驶从“技术概念”走向“民生服务”的期待。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文远知行的上市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全球自动驾驶核心赛道的机会。未来,随着纯无人运营规模扩大、新市场持续开拓,以及生态伙伴的深度绑定,其有望成为全球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标杆。
全球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浪潮已起,文远知行这份“全球答卷”,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